师法天地自然

    有草皮覆盖的那面,在有了前面的几个大坑,继续喷水之下,沟渠中的水流自然就变小了。

    事实证明了,杨文华的话是正确的。

    今后只要依此理论行事,就算还有水患,也将不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了。

    这么明显的答案,大家自然对杨文华大为佩服。

    李世民更是高兴的连连叫好,“好好好,哈哈哈,大师果然学究天人,不但技艺了得,这师法天地自然之道,更是奇妙绝伦啊。”

    “哼,虽有点本事,可凭此治水之道,就称师法自然,怕是口气难免大了些。”

    就在殿中诸人都欣喜不已的时候,殿中一个刺耳的声音传了出来。

    杨文华看着说话之人,顿时眼中闪过寒光,“不知这位大人是哪一位,又对何比较精通?”

    “老夫郑善,至于说精通嘛,老夫虽不才,对治理儒学,对天文,对治理地方,还算有些心得,不知三藏大师有何见教?”

    看着这个清瘦的中年人,杨文华不屑的笑了笑了,“如果我说今年关中会大旱,并伴随蝗灾,不知这位精通天文、儒学与治理地方的,郑善大人会怎么看,又怎么办?”

    “笑话,你说有旱灾就有旱灾,你说有蝗灾就有蝗灾吗?”郑善立马反唇相讥道。

    杨文华的话一出口,殿中诸人,大都不以为然,有些却带着忧虑。

    李世民心里一紧,没去管郑善的话,忙对杨文华问道:“大师从何得知今年关中会有旱灾蝗灾的?”

    “也是师法天地自然之道。”

    杨文华自信的笑了笑,“今年关中百年老树,皆发芽大不如往年,告诉贫僧关中必有旱灾。

    今年关中雪少,翻出来的土地,里面诸多的虫卵,加上旱灾,告诉贫僧关中必有蝗灾。”

    李世民有些迟疑的问道:“大师的自然之道精准吗?”

    “世事皆是有迹可循的,就好比草木消失必出水患。

    百年老树发芽少于往年,自然是它感觉到今年会大旱,出于自保才少发芽的。

    而去年雪少,没有把虫卵冻死于地下,加上干旱蝗虫少食,自然就会聚集成蝗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