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臣榜

    杨文华边比划着,边解释道:“只要先用陶土做些漏斗,上面再用陶土加个框,然后把铁水、铜水倒进去,下面放个水盆接着。

    自然就会得到相同大小的铁珠和铜珠,以元华铜铁的品质,这样的铜铁珠子不怕没人接受,毕竟把这些珠子收集起来,就可以直接炼制各种器具了。

    而且这些珠子做出来的钱,都不需要给它定价,市场自然会给它一个匹配的价值。

    这样一来兄长还省去了销售这些铜铁的麻烦,只要每个月把这些铜铁作为薪资分发下去就行了,

    而且也不用当心这些钱,会被别人收集积压在手中,因为新钱源源不断,而旧钱必定会生锈贬值。”

    这时代的铜铁绝对是硬通货,由于工艺问题,这时代的铁不但品质没有保证,而且产量极低,完全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而杨文华为元华建的高炉所出产的铁,只要流入市场,绝对可以行销出去,就是大唐那边也肯定会收集元华铁。

    这也是杨文华把元华都城,选定在新城这里的原因,因为这里的各种矿藏实在太多了,只要崔元能掌控好新城,就完全可以掌控整个元华。

    ……

    第二天,崔元身着衮服头戴高冕,威仪不凡的坐在九层高台上,身旁两个宫娥侍立在侧,身后十个各拿刀枪剑戟,不同兵器的侍卫护卫在后。

    杨文华也是一身宽袍大袖的黑色衣服居于左下,崔察着黄袍居于右下,皆有坐次,其下是站着身穿朝服的重臣。

    高台四周是五百大头鬼军,外围是各级官员,还有一些各国观礼的外臣,最外围是整整齐齐三十个,三万汉民皮甲军组成的方阵。

    早先崔元已带领众人读过祭天祷文,众人也已经三呼千岁,拜见过崔元,现在轮到杨文华封赏群臣了。

    杨文华先抬头与崔元沟通了一下,在崔元点头同意之后,才起身上前走到一张放着三个榜文的桌边。

    “此乃封臣榜,榜上有名者为臣,除诸多封赏外,遇罪可减一等判罚,榜上无名者为吏。”

    说完,杨文华拿起一个写着政字的丝帛榜文,念道:“崔武上前听封,奉大王敕命,今封崔武为政事堂首席。

    赐尔一方政事印,凡元华政事皆由尔统领,今后凡元华政事文书,必须加盖政事印方能生效,望尔今后对待诸政事,能谨小慎微,千万别行差踏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