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城

    而崔家却是侧重于经商,崔家的商业可不仅仅在中原,或者大唐境内,就算是吐蕃、西域、岭南、薛延陀这些地方照样有他们的商队。

    从辽东就有十几支商队,两千多人的规模就可见一斑了,因为这时代距离越远,就意味着利润越高啊。

    就比如辽东此地的皮毛,运送会长安,那利润最少也是二三十倍以上啊。

    杨文华安顿下来后,第一件事自然是让人大肆收购人参。

    这时代辽东的人参价格极低,低到什么程度呢?

    嗯,比萝卜贵个几倍吧,毕竟萝卜的产量实在太大了,而人参虽然也不少见,却也需要上山寻找的。

    杨文华现在遇到到的问题是,虽然人参价格低,却没有存量,就是说有钱没货。

    因为人参毕竟是一种药,对于普通人来说,吃了不但没好处,反而会出现许多不适,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流鼻血。

    现在敢用人参入药的人,除了像孙思邈这样的医术高手外,就是一些根本不会系统医术的巫医。

    虽然杨文华一再提高收购人参的价格,可收获依然寥寥无几,主要还是时间不对,在这大雪封山之际,人参全被埋在了雪层下面。

    “我欲往太白山一行。”

    看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风雪,杨文华带着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崔元也看了一眼窗外,有些为难的说道:“我们来到这里就已经极为艰辛了,再往更东北方风雪更甚,而且现在已经临近年关,我怕属下人,不会愿意前往。

    贤弟需要山参,等明年开春后不是唾手可得吗,何必急于一时呢?”

    等辽东开春,人参发芽,差不多还要四个月,这么长的时间,是杨文华不愿意等待的。

    杨贵的病情虽然已经得到了控制,可毕竟没有痊愈,而且治病这回事,历来都是宜早不宜迟,拖下去只会向不好的方面发展。

    “时不待我啊,告诉他们,愿意跟着去太白山的,每人黄金百两,事成之后全部另有重赏。”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百两黄金相对于六百多贯,在这一个普通人一辈子银子都没见过的时代,这已经是一个很高的价格了。

    最后整个商队,一百多人,全都愿意跟杨文华去太白山,而如此多人的出行,自然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