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钱闹的

    甭管石砖是怎么回事了,余超第一反应就是拒绝。

    没错,拒绝!

    这是礼节问题,别人送东西的时候,可不能就这么顺手收下,必须得要有个程序,先拒绝再说嘛。

    这就跟小时候去亲戚家拜年,长辈给抓了一把糖,要塞给你,一般正常的反应是不好意思,然后在长辈的劝说,和父母的同意下,这才能害羞的接过来。

    临走或者这个期间,长辈要给发压岁钱,哪怕心里再想要,也得装作不收的样子,起码嘴里要说不要。

    这时候就算是父母,嘴上也是说小孩子家家的,给什么钱啊之类的“假话”。

    虽然相同的场景每年都要来上这么几回,重复又重复的,大家心里都明白。

    可这规矩就是不能坏,最后要在长辈的坚持下,“迫不得已”地收下。

    面对方大爷拿出来的石砖,余超虽然心中有些好奇,但内心深处一直以来受到的教育,使他婉言拒绝。

    “余小哥,老汉家里就是这么个情况,你也是看到了。等哪天我这眼睛一闭,再也醒不过来,你说这祖传的宝贝,该给谁呢?

    总不能就这么埋在地下,陪我一起走吧?老汉今年都八十有五了,从不愿意欠别人的情。

    今天你就当是可怜我这个老人家,将它收下吧,以后有机会的话,找个传人传下去,也免得这份祖传的手艺给丢失了。”

    得,方大爷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不收岂不是对不起别人的一番苦心。

    于是余超厚颜接了过来,再三感谢之后,心里总觉得过意不去。

    做好事需要回报么?

    可能有的人会说需要,有的人觉得做了好事能让自己心情愉悦,这本身就是最好的回报。

    余超帮了点小忙,即便等会还要花“大价钱”买下老人的石雕,可结果会让他心情舒畅,这本就是最好的回报了。

    如今居然有意外之喜,只说这石砖,上面居然还雕刻着一些个花纹,虽然有些上潮,还透着股泥土的气味,但总是个新奇玩意嘛。

    而且余超拿在手里后,明显感觉有点过轻,或许不是他认为的那样,可能是个盒子,就是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东西。

    不管咋说,这样的玩意,平时想买都找不到地买去,指不定这也算是个古董呢!

    就这么厚着脸皮收下来,余超心里很不是滋味,感觉有种施恩图报,贪图别人的宝贝似得,这种感觉让他浑身不自在。

    方大爷的话是没错,他收下也没错,但如果不报答老人什么的话,余超心有不安。

    可是怎么报答呢?

    用钱?

    这会不会有些不太好,让人感觉情义是能用钱买卖的,又或者是在侮/辱这份情义呢?

    余超正忐忑不安地考虑着该如何报答于他,所以没有说什么话,气氛顿时就尴尬了起来。

    老人突然想起了什么,笑道:“哎呀,看我,你这拿着石盒可能也不太方便,我去给你找个袋子,你装上要好提一些。”

    咦,原来还真是石盒,还真没猜错啊!

    老人从屋里给找了一个小书包,嗯,军绿色的,带着肩带的那种,电视里演的七八十年代学生用的那种书包。

    上面都还有不少补丁,不过洗的很干净,甚至有些发白。只是可能长时间没用,放在柜子里,都已经被虫蛀过了。

    老人拍了拍书包,面带尬色地说道:“家里也没个完好无损的袋子,你就将就着用这个装上吧。

    放心,不脏的,只是放在木头箱子里很久了,有些生虫,我检查过了,还能用。”

    余超当即谢过,接了过来,又小心翼翼地将石盒放入其中,特意将书包斜挂在肩上,确保不会丢掉。

    老人笑了笑,没说话,大口大口地喝着甘苦的茶水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