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饷危机

    总之,这个春天大明所属各省格外的消停,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前线几十万军队的粮饷补给问题。

    前线数十万大军的消耗是一个天文数字,每月都至少十万担粮食,五十万两白银,这对朝廷的财力是个极大的考验。要知道每年朝廷国库收入也才二三百万两,哪里拿得出这么多的银子来?

    于是,内阁大学士王寅上奏,建议朝廷加征商税,在南京苏杭等重要城池开设税关,不管是任何生意,不管任何人的生意,一律加征十一的商税。

    然而王寅的奏疏已经流出,立刻便被朝臣们群起攻击,文官们纷纷指责他与民争利,是佞臣是奸臣!

    “昔日魏忠贤阉党之时,矿监税使四处横行,搞得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现在朝廷好不容易安稳下来,又取得北伐大胜。王寅竟然提议加征商税与民争利,岂不是要让天下大乱,要让北伐大业夭折,王寅此人其心可诛,朝廷应罢免其大学士下诏狱问罪!”吏科给事中章正寰如是道。

    而随着章正寰的弹劾,其他御史们也如同疯狗一般纷纷而上,一副要把王寅置于死地的样子。

    关键时刻,首辅史可法说话了,说王寅身为大学士,在前线将士粮草匮乏之时,有献策出主意的职责,斥御史们不该无理取闹!监国公主也发声打回御史们的弹章,事情才算平息下来。

    可是前线粮草问题如何解决又成了一个难题,若是得不到解决的话,北伐之势将无法继续,此次北伐很可能再次无功而返!

    关键时刻,齐王陈越的一封奏报送到了南京,提出了一个解决前线粮饷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