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少年的目光总在远方

    海兰察说,这个季节阿穆尔魔鬼很喜欢在丛林里活动,普兰托纳就是它的王国。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就算是当地猎人也不会冒险往那边深入。之前的考察队有十几辆沼泽履带车,拉了很多设备,还有许多人员和武器,所以他才会同意儿子去的。而李牧野这三人很显然不符合他认可的准备充分的标准。

    李牧野尽管给出了极其优厚的条件,这老头却硬是死活不同意,就是一个劲儿强调这阿穆尔魔鬼的可怕。还说,三位如果只是来冒险猎奇的,其实根本不必去到普兰托纳,就在这附近的山区林地里也有许多乐趣,不妨留下来玩几天。李牧野欣然同意了。

    海兰察的老伴儿和两个儿媳妇都是典型的鄂温克女人,勤劳能干,寡言少语,对于成年鄂温克女性而言,文明世界的女人的生活方式遥远又无聊,她们不使用化妆品,也不在乎穿着打扮,因为从来不保养身材,加上食物结构的单一,所以她们每一个都长的五大三粗,别看长的不起眼,干起活来绝不含糊,杀个把动物扒一张皮子下来也就半个小时的事儿。

    李牧野最关心的是吃的问题,作为人类第一大本能需要,所有民族都会本能的在吃饱的基础上想办法让食物更可口。

    鄂温克人的食物以肉为主,这一点跟雅库特人基本一致。鱼肉和鱼子酱,烤驯鹿肉以及盐巴驯鹿肉干,配合当地特产的蓝莓酒,对他们来说便是至高的享受。

    海兰察的老伴儿善于做烤驯鹿肉,李牧野品尝后发现,做的味道着实不差。特意看了她用的调料,除了本地用的一种粉色的岩盐外,别的什么都不放,再就是用来烧烤的松枝了。

    调料很简单,味道却极佳。果然应了那句话,味出自然才是厨艺的真谛。

    当地没有法定婚龄的限制,十几岁就成家的比比皆是。老海兰察还不到六十岁,却有个十六岁的亲孙子,吃饭的时候带着一群狗从外头回来,皮肤粗糙肤色黝黑,看上去像个三十岁的中年人。只有一双眼黑亮亮,有着少年的好奇和冲动。

    小恶来也是山里孩子,虽然从小受到的教育培养不可同日而语,但少年天性却是接近的,克钦只会说本民族语言,小恶来也只会汉语,俩人虽然鸡同鸭讲,但连比划带说的沟通起来居然貌似没多大障碍。

    到了晚上,李牧野和小芬回到车上过夜,小恶来主动留到了人家的帐篷里,继续跟那少年秉烛夜谈。

    尽管没有导游,李牧野并不打算改变原计划行程,海兰察介绍说,顺着沿河公路往上游走一百多公里就到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到了那里就可以购买进山所需的装备,也可以找到专业的导游和他们在山中的汽车营地,绝对是来中西伯利亚地区游玩的旅行者的第一选择。

    夜里村落里的狗一直在叫唤,二人难以入眠,李牧野亲自检查了车上的给养物资,确定了需要补充的物品以及明天的行程后回到车上。跟同样难以入眠的小芬聊了几句,一直到后半夜,伴着一直不绝于耳的犬吠声沉沉睡去。

    次日晨,李牧野准备了一些食物和烈酒,亲自登门去辞别海兰察一家,顺便招呼小恶来准备上路。结果却惊讶的发现小恶来已经不见了,同时失踪的还有那个男孩子。海兰察回忆说,俩少年昨晚睡在一个房间,用比比划划相互学习对方语言的方式沟通,一直闹腾到后半夜,其他人早就睡了,也没人注意他们的动向。

    李牧野稍微一转念,略约能够想象是怎么回事,于是在帐篷里仔细寻找,不出意料的找到了他们留下的一张字条。

    小恶来亲笔写道:叔,芬姐,请原谅我暂时不辞而别的举动,我跟克钦一起进山了,昨晚我们两个结拜成兄弟,我们商量好用驯鹿拉木犁车进山,我帮他找父亲,他顺便帮我寻宝。

    他养了十几条高加索猎犬,同时还是驾驭木犁车的好手,我们两个很谈得来,我这么说不是说跟你们俩谈不来,而是觉得你们大人的想法总是很多又很复杂,而我的想法很简单,难得交了个朋友,现在他的父亲失去联络了,他很担心,鄂温克人进山有时候会走几个月,但一定不会忘记跟家里通讯报平安,他觉得这件事很不寻常,所以我就觉得我应该帮助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