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出端倪

    四娘这话就有些托大了,有些人即便是做了一辈子的官,也爬不上四品的位置。即便实在京城这种地方,四品也不算是小官。何况二娘自己的生父,大老爷王柏,开始的时候只是捐了一个六品的官,前年花了好些银子还托了王家的门路才最终坐到了五品的位置。

    而且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佥事这一职位还与别的四品官有些不同,只是四娘不是二娘和三娘,对这些是不懂的。

    二娘确是听到了四娘的这句话,她笑着看了三娘一眼:“年纪轻轻,看重的自然不是如今官位的高低。且未来三妹夫出身庄亲王府,又得太后与皇上欢心,听说到时候会有镇国将军的爵位,三妹妹一出嫁就是将军夫人。”

    三娘这下是讶异了,且她也没有掩饰自己眼中的讶异地看了二娘一眼。二娘竟然连这个都打听到了?可是二娘的脸上出了和煦的笑意还是和煦的笑意,看着三娘的眼神却是有些意味深长。

    四娘呆呆地愣住了,半响才咬了咬牙,攥紧了拳头将头低了。

    二娘眼风扫过四娘,嘴角扬起的笑意更深了些。

    这边次间,姑侄姐妹几人突然安静了许多,二娘悠闲喝茶,四娘低头愣愣无语,三娘坐在一边听王筝与元娘低声说着话。

    正在这个间隙,却是听到正房明间里传来了李氏讶异的声音:“大嫂的意思……想要二娘进宫?”

    此话一出,连正对着元娘小声说着什么的王筝也停住了声,次间里这一瞬间,落针可闻。

    那边孙氏的声音又隔着帘子传了过来:“二娘她孝顺恭谨,聪慧灵敏,容貌也是上佳,若是能进宫定然能谋到一个好的前程。二娘她得了好的前程,她的父兄在政途上也会走得更顺当一些。”

    那边李氏似乎是顿了顿,才道:“大嫂,我们王家虽是世家,可却是一向走的清貴士族的路子。王家这两百多年间,圣宠不衰,可是即便是最得君上欢心的时候,也没有当过外戚。那个身份……对我们这样的人家非但不是官场上助力,反而会在某些时候成为拖累。”

    王家花了好几辈人的心血,牺牲了那么多,终于在士族之中站在了一个比较超然的位置。因为王家祖祖辈辈的努力,只为了给历代君王们留下一个印象,那就是王家不会涉及皇子们对皇位的争夺,王家的人只忠于最终坐在龙椅上的那一个。

    正是由于王家的这种坚持,才能让王家无论在怎么样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环境中,都能屹立不倒,在世家士林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三娘在听闻皇帝选秀的时候,曾经也担心过王家的女子也要参选,后来皇帝选秀并非是强迫所有的官员都参选,才又想到了这一点,心中便安了。因为她也留意过,历朝的皇帝从来没有主动钦点过王家的女子进宫为妃,为后。王家也没有送过女子进宫。

    皇家也需要王家这种一直能够置身事外的家族。

    孙氏对政治一直是缺乏觉悟的,她并不懂得这些,也因为她的夫君王老太爷,虽然是嫡长子却不是官场之人,而孙氏自成亲后一直居于山东,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政治风雨。

    所以听了李氏暗示的话,孙氏并不以为然:“什么拖累不拖累的?当今圣上子嗣单薄,若是能……那可是天大的荣耀。”

    李氏不言。

    三娘抬头不小心与王筝的眼神对上,两人皆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一丝无奈。

    李氏与孙氏说这些,就等同与对牛弹琴。

    “你这么说是不想帮忙吧?”孙氏的声音里带着些不高兴:“二弟在礼部任职,选秀之事要经他之手,我只不过是要拜托他帮我照看二娘一二,让她的当选能顺当一些罢了,多大点的事儿?你就给我脸色看!你如今虽然是阁老夫人,我总归还是你的大嫂。”

    李氏有些无奈:“大嫂,我并不是这个意思。”

    孙氏“哼”了一声:“你到底是帮还是不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