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

    “属下一路跟随,最终看到他们是把车队开进了城东的军营之中。”

    这个回答,彻底坐实了陆缜的判断,也打碎了他最后的一丝侥幸。以徐家在此多年的经营和人望,没有哪个心怀不轨者敢如此明目张胆地把违禁的弩箭送进军营。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徐承宗便是此事的幕后主使之人!

    在缓缓地吐出了一口气后,陆缜才定下了心神:“此事除你之外,应该没人知道了吧?”得到对方确认的回应后,他便道:“这样,你今日就动身,离开南京,前往浙江!”

    “啊?”姚干有些不解地看着陆缜,要是真有人欲在南京作乱,自己不是更应该留在大人身边加以护卫么?

    “我让你去浙江寻林烈,让他想法调动浙江的官军北进,至少要把人马列到两省交界处,作出随时能出兵入南直隶的态势来。”陆缜很快就给出了自己的想法。

    姚干这才明白过来,要是浙江兵马出现在两省边界,就足够给南京想要起事之人造成威慑了。他也不是个拖泥带水之人,既然大人吩咐下来,便即刻抱拳领命,急匆匆就离开了。

    而陆缜,却继续呆坐在椅子上,脸上充满了不安与纠结。这事实在太大,到现在他都还拿不定主意,自己究竟该怎么应对才好。

    其实要是理智些的话,为了确保自身安全,他现在该做的就是找个机会离开南京这是非之地。从徐承宗极力隐瞒的做法来看,只要自己想走,对方是一定不会阻拦的。但是这么一来,南京兵乱一事就彻底不可能被阻止了。

    这是陆缜极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这不光是因为如今的大明经不起内乱的折腾,更因为他不希望看着徐承宗这个朋友走向绝路。

    哪怕历史上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陆缜也可以断言,徐承宗这次起兵作乱一定不会成功。而失败的结果,必然会让整个徐家随他一起毁于一旦!

    想起徐承宗与自己的朋友之义,想起十年前,他屡次在要紧关头帮助自己度过难关的恩情,陆缜知道此事自己是绝对无法袖手旁观的。哪怕明知道留在南京将很是危险,他也必须冒险一试!

    只是,徐承宗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只靠言辞是不可能说服其放弃这一作法,必须拿出些更有威慑力的东西出来才行。浙江的兵马虽然有一定作用,但却是远水难救近渴,得找到另一支足够让他心存忌惮的兵马才是。

    “南京城里,不受其节制的兵马还有哪支呢?锦衣卫?不,这里的锦衣卫本就数量有限,而且在南京多年说不定早就被他收买拉拢,不然也不至于之前连半点消息都没有透出来。”确实,以锦衣卫耳目之灵便,像徐承宗这样谋划多年的造反之事正常来说是不可能瞒过他们的。

    “当地的卫所官兵恐怕大部已在其掌握之中,不肯从令的,也早被调走,所以想从这边入手也是不可能了。难道让我去找各衙门的官差么?”脑子里迅速盘算着南京城里的军队情况,陆缜的眉头是皱得越发紧了。

    从这儿,便可看出当初朱棣迁都北京,并把这南京的防务全数交托给魏国公一家是有多么的不妥了。要是换了太祖朱元璋,情况或许就不一样了,至少会留下一路人马来作为牵制……

    想到朱元璋,陆缜脑子里突然就是灵光一闪:“朱元璋,孝陵……孝陵卫!对了,在这南京,其实还有一支军队是完全在他魏国公控制之外的,那就是守着孝陵的孝陵卫!”

    当初朱棣在迁都时,为了不让天下人说自己不孝,于是就布置了这么一支当时朝中的精锐留在朱元璋的坟前为他守灵。而这一守,便是百年。

    虽然陆缜不知道如今这支孝陵卫还有没有曾经的战斗力,但至少拿他们作为牵制徐承宗还是有一定用处的。甚至于,他都不用真联络对方,只要让徐承宗知道有这么支精锐军队在旁窥伺,就足够让他不敢轻举妄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