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盖弥彰

    听到这声禀报,徐承宗当即就皱起了眉头:“他们不是前几日才来祭拜过兄长,怎么又来了?”他很清楚,徐禄口中的六部大人指的是南京六部这些位处于半退休状态的边缘官员。

    “这个……”徐禄看了陆缜一眼,这才回话道:“他们说自己是来找陆大人的。”

    “找我?”陆缜明显有些意外,他虽然曾在江南任过官,可与这些个南京的六部官员却是没有半点交情的,甚至都没见过面呢。

    但人家都找上门来了,他自然不好拒绝,便看了徐承宗一眼:“惭愧,看来我要反客为主一次了。”

    “哈哈,小事一桩,这样吧,偏厅那边还空置着,你就在那儿接见这些位大人吧。至于我嘛,就不趟这浑水了。”徐承宗冲他一点头,便又转回了灵堂里去。

    陆缜一开始还有些不明白对方这话里的意思呢,可当他见到这些位南京城里的gāo • guān 后,就知道答案了。因为在一见面,互相通报了各自身份后,为首的礼部尚书王灿便直接说道:“陆大人,你在北京蛊惑陛下多次坏我大明祖宗成法,实在让我等难以忍受,今日你必须要给我们一个交代!”

    而后,其他那些人也纷纷附和,摆出了一副声讨他的模样来,又七嘴八舌地指责起陆缜的种种行径之不当与错误。

    直到这时,陆缜才明白过来,这些家伙竟是因为自己提倡开海,以及支持天子废立太子等事才上门来兴师问罪的。

    从这儿,便可看出这些南京的六部官员是有多无聊,多空闲了,居然会为了这点政见上的不合就特意跑来魏国公府找自己理论。这要是放在北京,别说部堂一级的gāo • guān 了,就是郎中员外郎,平日里也忙得连衙门都出不了,更别提特意跑到别人家进行声讨了。

    而且,这些人又远比北京当权的官员要顽固,在他们眼里,祖宗定下的规矩就一定是无比正确的,若有人胆敢破坏,那就跟乱臣贼子没什么差别了,是一定要加以驳斥的。

    更让陆缜感到头疼的是,这些人的身份还是摆在这儿,又有资历,自己这个晚辈还真不好用身份去压他们,所以只能与他们据理力争,好一通的解释。

    即便陆缜早在北京就已和许多守旧的官员交锋过许多次了,对他们提出的各种反对意见也是了如指掌,能找出合适的理由来加以反驳,但在面对这些有备而来的家伙的不断诘问时,依然有些吃力。

    这一番辩论,直持续了有两个多时辰,在未能分出个高下后,众官员便撂下了一句明日再来登门求教便大摇大摆地离开了。只留下有些口干舌燥,喉咙沙哑的陆缜呆坐在那儿,哭笑不得。

    这是他来南京时怎么都想不到会有的情况。原先他是因为在北京不堪朝臣之扰才想着跑到南京来躲清静的,却不料到了这儿才知道,原来这里更难清静了。

    其实想来也是,这些被排挤出京城的官员本就是不合时宜,所以落下了满肚子的牢骚。而陆缜作为天子近臣,自然就容易让他们心生嫉妒,再加上他所做的事情又与他们的看法完全背道而驰,自然对他更是不满了。

    而他们的一些想法此时已不能送到皇帝跟前,心里憋了那么多的说法想法,还没个发泄的途径。现在陆缜自投罗网地来到南京,他们又会错过这个机会呢?

    正当陆缜苦笑地喝茶润喉时,徐承宗又转了进来:“怎么样,我南京的官员论口舌之利不在京城百官之下吧?”

    “你还真说对了,这些人论诡辩之才,可远在京城官员之上了。”陆缜苦笑道:“你倒好,居然把我留在此地吃苦头,自己却躲清静去了。”

    “没法子,我这个魏国公在南京还得靠他们帮衬呢,自然不好为了你就和他们闹翻哪。不过你放心,他们也就这么闹闹而已,过两日也就消停了。何况三日后便是家兄入土的日子,你也留不了太久。”

    “是啊。”陆缜神色有些复杂地看了对方一眼,没再多说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