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弹劾(下)

    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哪。原来太上皇竟顶了这么多项罪名,而且每一项听着都是那么的严重,那么的误国误民。要是换个人,哪怕挨上其中哪一项,就是不死也得脱层皮,而现在十二项重罪落到朱祁镇一人头上,就显得更加严重了。

    从本心来说,朱祁钰在震惊之余是很欢喜的,因为这些罪名一旦传出去,自己皇兄的名声就彻底臭了。如此,即便有朝一日他真个回来,也再难对自己构成威胁。毕竟,谁能放心让一个犯下这许多重罪,甚至是卖了国的家伙再当皇帝呢?这如何能让天下臣民心服?

    但他脸上却不敢表露出半点喜色来,反倒颇显沉痛:“董迟,你所列出的这些罪状实在有些求全责备了,太上皇他纵然有过,却也不是他的本心,你身为人臣,岂能如此毁谤君王?”

    “臣知罪。但臣身为言官,自有职责在身。何况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纵然是太上皇,也该为自己的过错担负起责任来。”这时候,董迟反倒镇定下来了,反应得也颇为平静。

    他知道,这一回自己一定能出个大名,但是同时也一定会受到惩治。毕竟以臣参君本身就是大逆不道的行径,天子是一定要有所表示的。

    不过他却也不慌,因为从朱祁钰刚才稍纵即逝的眼神里,董迟还是看出了一丝欢喜之意,虽然只是一线,可这已经足以说明问题。看来陆侍郎说的不错,这确实是天子希望有人帮他做的事情。只要能让皇帝承了自己这份情,那即便之后吃些苦头也是值得的。

    “你……”果然,只见朱祁钰突然就脸色一沉,哼声道:“你这是在毁谤君王邀买直名。纵然你所言有些道理,但此风断不可长,来人,夺去他的衣冠,将他打入天牢!”

    “遵旨!”守在殿外的一干力士卫兵闻得旨意便赶紧走进来,一把就揪住了董迟,迅速剥去了他外头的官袍和乌纱,然后跟提小鸡似地将他押了出去。

    直到这时候,群臣才纷纷回神,在一阵不知所措后,便有人上前奏道:“陛下,这董迟所言虽然大胆,但也非胡言。何况他乃是言官,不能因言获罪,还望陛下开恩哪。”

    “是啊陛下,他所列之罪名句句属实,纵然有错,也不该如此定罪,还望陛下三思哪。”

    这些官员所以一个个站出来为董迟开脱倒不是真想救他,而是不得不这么做。因为这很可能关系到他们自己的切身利益。要是今日因为弹劾太上皇而定了他董迟的罪,那来日要是有人劝谏天子也被拿毁谤君王入罪呢?有了这第一个,大家的日子都不会好过,所以只有全力相救了。

    陆缜混在群臣中,也说着相似的求情之言,可心里却是一阵得意,这一回,这满朝官员都要被自己算计了。而且想必皇帝也很希望看到这一幕,毕竟他也不希望真因此就定了董迟之罪。

    而更要紧的是,这么一来,朱祁镇身上的罪名就算是彻底落实了。因为要想为董迟开脱,就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他所参劾的对象确实有罪,那十二条罪名确实成立。而这么一来,朱祁镇算是彻底翻不了身了。

    皇帝也明白这一点,心里也是一喜,同时压在心口处的大石头也因此消失了。他相信,今日之后,皇兄是再不可能对自己的皇位产生任何的威胁。

    但他的脸上,此时却依然摆出一副严肃的样子来:“纵然如此,此风也不可长,朕不会轻易就饶过了敢如此毁谤太上皇之人!众位爱卿你们就不必再劝了……”

    “陛下……”众人见状,又一次开口,却被他打断道:“好啦,今日我们廷议可不是为了此事,还是先说正事吧。”

    皇帝这么一说,众人才猛地想起今天最要紧的是什么。随即,不少人心里又是一阵怪怪的,因为前后两事连着怎么看都好像是在指示大家不该再花巨额银两来救一个误国误民的昏君哪。

    当然,这想法也就在大家的心里一转罢了,是谁也不敢说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