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猛的“主T”战列舰,蛋疼的“副T”战巡舰】

    在这三种条件的要求下,战列舰的体型自然是越大越好,可战列舰还有另外一个必要的功能——

    突击能力!

    要想让舰艇的突击能力强,也就是要做到航行速度快,舰体转向灵活,这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而这两个必要的条件,又需要战列舰的体型越小越好。

    根据这三个要求大,一个要求小的设计条件,最后再计算出最佳的制造成本,8000米左右无疑是最适合战列舰的体型。

    在这个等级上,战列舰能够保证超大口径主炮的正常运行,这个体型也能够配置足够厚的装甲层。

    而在转向速度等方面,8000米左右的舰体长度,虽然达不到小型飞船那种,像鸟儿一样灵活的翩翩起舞,但是也能保证最基本的战场机动性。

    在敌人想要突进到后方时,能够你较快的速度转移到己方舰队前方,在需要追击敌人的时候,也基本能够做到紧随其后。

    如果敌人有速度很快的战舰,让战列舰没办法第一时间作出反应,那就诞生出了第二种大型战舰序列编制。

    舰船序列编制四——战巡舰!

    这是一种填补战列舰和巡洋舰,两者之间防御和进攻空档,又融合两种战舰一些特点的大型战舰种类。

    标准体型为5000-6000米左右,主要就是为了保持足够的装甲层厚度,以及保持防护盾的强度等级在五级。

    也就是说,战巡舰和战列舰相比,它的装甲防护盾和战列舰处于一个等级,都是标准的超级肉盾。

    不过,虽然成为了肉盾,可战巡舰的速度却很快。

    不论是航行速度和转向灵活性,战巡舰都比战列舰要强上一个档次,达到了巡洋舰的机动性能。

    可以用灵活的肌肉男来形容!

    战巡舰的体型大幅度缩小,装甲防护能力却依旧保持在战列舰等级,且速度还能达到巡洋舰等级。

    既然优势这么的突出,那必然要在其他方面有舍弃,以便于舰载主能源反应堆,能够保证战巡舰的正常运行。

    那么他舍弃了什么呢?

    火力!

    舍弃大型战舰的标配武器——超大口径舰载主炮。

    不安装超大口径的舰载主炮,不仅可以让战舰体型得意最大程度缩小,以换取战舰的灵活性。

    还可以将发射舰载主炮所时,所需要消耗的庞大能量,分成两份转移到其他方面来增强性能。

    一份转移到了矩阵防护盾的“启辉电容舱”,增加防护盾的战斗持久力,一份转到战舰主引擎推动器,进一步提高战巡舰的战场机动性。

    如此一来,主能源反应堆的能量输出供应,就能得到最大化的平衡。

    速度和装甲处于顶峰的存在,攻击杀伤能力却很不足,最大口径也就是100米口径的重炮,这是战巡舰的优点和缺点。

    不过,战巡舰的战斗任务特殊,也让它不需要具备强大的火力。

    速度快!扛得住!

    这才是战巡舰的特点,也是它存在于舰队中,所肩负的战斗任务。

    如果大规模的舰队作战,出现敌方的战列舰或者超旗这一类,大型的主力战舰突破双方交火区。

    并有效避开前排的肉盾战列舰,进入到我方舰队战斗阵型的第二区——

    巡洋舰所在的火力输出区域!

    企图对这些火力极为强劲,但是装甲非常薄弱的脆皮们,展开一场突袭屠杀,而我方的战列舰速度太慢,完全没办法及时过来支援时。

    战巡舰就能以速度优势“堵漏”,用结实坚固的身板顶在火力输出巡洋舰前方,形成第二道肉盾防线。

    只要战巡舰能够顶住,给后方的巡洋舰争取到锁定开火的时间,以巡洋舰群的超强火力输出,根本就不需要战列舰回防,就能将这场危机顺利的化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