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亚济马突出部现状

    德军更是调运来大批的水泥,甚至还动用了专用的战壕挖掘机。

    所以时空就仿佛回到了一战时的凡尔登,德军意图构筑强有力又密不透风的防御阵地。只可惜莫德尔最大的问题就是兵力不足,他不可能把防线做到真的密不透风,再说如今的战争已经是讲究空地配合作战。

    一年多来与苏军的交手,莫德尔充分了解到苏军的传统作战模式。说实话,他觉得对手总是在打呆仗,然而那种敌人丝毫不是什么乌合之众。

    苏军非常凶猛,基层士兵往往不惜死,组织起一轮又一轮的人浪冲锋,哪怕尸横遍野,只要指挥系统还在运作,就不要妄图能真的击败他们。

    可是,莫德尔接收的援兵中有一支是法国调来的第100军。该军的三个师在白俄罗斯南部“剿匪”作战遇到极大阻力,部分部队伤亡不小。

    莫德尔已经完全知晓六月底到八月初白俄罗斯发生的详尽战事,经过了艰苦卓绝的“剿匪”大战,德军伤亡至少七万人,纯减员高达三万。德军宣传部门宣布自己的胜利,结合九月份白俄罗斯那边传来的情报,德军的“剿匪”行动看起来是取得了胜利,一场不合时宜的惨胜。

    它真的是一场惨胜,白俄罗斯方面的德军驻军以及从其他地方调来的军队,他们付出巨大牺牲给予白俄罗斯的各路苏军游击队予以致命打击。经此一战,游击队变得一蹶不振,白俄罗斯的德军终于迎来难得的安稳时光。

    然而德军付出的不仅是七万人伤亡的代价,战火席卷的白俄罗斯的东部和南部,最为糟糕的是,游击队居然把普里佩特河、索日河、第聂伯河上游,所有的桥梁全部炸毁。

    对于德军的工兵来说,修筑一些浮桥,他们的工作效率的非常高的。他们可以迅速修复一些过河的道路,并让马车和卡车顺利通过。糟糕的是,德军的后勤运输主力主要是铁路交通,诸如重炮和坦克这类大宗运输,没有通常的铁路线,它们别想高效运到前线。

    苏军游击队在临死前把找到的铁路桥全都炸毁,甚至炸得特别粉碎。种种迹象表明,这种不同于以往的破坏行动,必然是受到莫斯科方面的详尽指挥。

    所以,莫德尔在九月初面临的交通情况非常糟糕。他的第九集团军和路德维希的第四集团军,两支部队都是以斯摩棱斯克为中心进入暂时性的战略防御。

    长期以来,两个集团军的后勤物资都依赖从白俄罗斯延伸到东方的两条铁路枢纽。

    苏军占领了勒热夫,游击队彻底炸毁普里佩特河和索日河上的铁路桥。这使得整个九月份,莫德尔所需的大部分物资,它们的确是由军列运输,而军列必须依赖唯一的铁路线,还在地图上走一个巨大的S。

    德军的军列往往从波兰的卢布林进入白俄罗斯,军列在布列斯特或平斯克北上到明斯克,之后一路东进到斯摩棱斯克。这条交通线可以很好的给莫德尔所部提供物资补给,奈何因为没有任何的铁路桥,路德维希所部需要的所有物资,也必须走这条铁路。

    一条铁路给两支德军式的巨大兵力的集团军输血,这是何其巨大的工作量。

    德军也不是不想大力发展陆路运输,只因为骡马和卡车队所经过的地区,八月份那里就是最为残酷的战场。数百公里的路途,德军运输队能看到许多黑炭化的村庄,以及城镇的残垣断壁。原本该为德军提供粮食贡赋的白俄罗斯村庄消失,村民也荡然无存。行走在战争无人区,人未免感觉凄凉。凄凉之感是小事,糟心的是一路上就没有德军能利用的补给站。

    还是因为苏军的游击队合力搞的大行动,德军原本就脆弱的陆路交通线完全中断,要想重建它,绝非一朝一夕的事。

    不管是多大的困难,柏林方面一直认定莫德尔所部肩负着重大责任。小胡子和他的参谋部一众部下都知道这一点,奈何,这位奥地利的下士在九月中旬迟迟未得到德军占领整个斯大林格勒的喜讯,恼羞成怒的他拒绝听从任何参谋、将军的哪怕是善意的谏言,执意要占领那座以斯大林名字命名的城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