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诺夫的疑惑

    一番严密又小心的搬运,所有的木箱完成装车。那些负责押运的内务部士兵足有一个连,他们站在十辆卡车上,每个人的冲锋枪皆已上膛。

    所有的车辆组成浩浩荡荡的车队,杨明志和年轻的多布洛夫钻进由拉林大尉本人开动的汽车,而副驾驶坐着的,是比其矮上一级的格里申科少尉。

    这一情况难道不很特殊吗?

    当杨明志还在尽量安抚多布洛夫受惊的身心,竖起的耳朵可是听到了拉林大尉的一番调侃。

    “明明是下级该给上级开车,格里申科,你小子现在越级享受。也罢,你现在毕竟是将军的警卫员,我还得敬你三分……”

    一切毫不拖泥带水,大家仅仅在火车站逗留的不到二十分钟,内务部的浩荡车队就开进喀山站的广场,之后迅速拐入共青团大街,直奔卢比扬卡而去。

    ……

    别列科夫中将,必然会在九月二十九日抵达联盟的伟大首都莫斯科。

    他是联盟不可多得的综合性人才,尤其在武器研发方面有着难以置信的造诣。而且此人明明是中国人,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他现在所做的一切,明摆着就是为了苏维埃的伟大事业。

    斯大林不怎么相信别列科夫对布尔什维克绝对的拥护,他唯独相信此人会竭尽所能,帮助苏联打赢这场战争。毕竟,当今的中国和苏联就是实实在在的盟友是其一。其二,别列科夫的所有权力地位,可以说都是自己提供的,到这么大的恩宠,还能背叛不成?

    领袖是这般态度,那么被其请来的一众人物,也不得不接受这种态度。

    俄罗斯的大国沙文主义不可能因为沙皇俄国的崩溃而消失,苏联的许多高级人员,他们的灵魂深处还有这类思潮的余存。又因为苏联建立后的经济高歌猛进,人民开始变得自信,高层人员也自傲于自己的制度。

    斯大林不是那种梦想家,他更着眼于实际,包括对自己能力的自知之明,发现自己缺乏指挥战役的能力,就不再妄想做一名“方面军司令”,老老实实做苏联的领袖。

    所以他也不可能自负的自称科学家。

    或许大部分科学工作者都有着自己的傲气,斯大林将他们请到莫斯科,只为参与到对别列科夫发明的新式武器的研讨与测验,当几位著名的武器设计专家抵达克里姆林宫后,斯大林能够感受到他们对别列科夫的一丝不信任。

    即便那个“前中国人”改进了苏联搞了一段时间却被无限期搁置的火箭助推式榴弹,使得其拥有了令人惊喜的战斗性能。

    到达莫斯科的西蒙诺夫、捷格加廖夫、托卡列夫,这三位可是对火箭助推式榴弹不约而同的提出同样的看法。

    缘何?

    苏联军方早就想到用火箭弹或是无后坐力炮进行反坦克的方法,而RPG的本质就是一种无后坐力炮,虽然在改进一下,变成单兵火箭炮也不是不可以。

    就像是撬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瓦特那般,蒸汽机早就存在了,瓦特的改进使得其第一次的实用化,难道可以说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不!虽然不得不承认别列科夫的贡献,但是苏军现在大规模装备的中近距离反坦克武器之火箭助推式榴弹,它的技术核心还是源自苏联。

    听得这样的说辞,斯大林作何感想呢?

    他真是出奇的高兴,甚至觉得别列科夫不知从哪偷看过苏联的相关研究资料,再因为那个姓普加乔夫的团长帮助,才有得RPG的成果。

    普加乔夫,另一个姓普加乔夫的家伙掀起了反对沙皇的哥萨克起义。

    哥萨克总是桀骜不驯的,远东也有很多哥萨克存在,想要让这些哥萨克言听计从是困难的,他们可以服从命令,背地里再搞些什么,就是克里姆林宫也难以监管。

    这三位枪械制造专家研发的轻武器已经广泛装备部队,他们是枪械制造的绝对专家,他们的点评非常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