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车

    月台之上,杨明志在深情拥抱一下自己的老婆,你侬我侬也就到此为止了。

    接下来全都是男人的大事,乌莫夫走近他,一脸期待的说:“还好我喝得不多,现在还能站在这儿。您即将登上开往莫斯科的特别军列,经过了这一次,您必将收获巨大荣誉。”

    “是我们的荣誉,未来的州长同志。还有您……”杨明志有看着送行的戈洛夫斯基,“您担任鄂木斯克州的州长,您定会将那里治理的很好。这些事当然不是我关心的,不过我还有一事相求。”

    “行……行!”戈洛夫斯基忍着迷糊,“你的要求我完全满足。”

    “那好,未来您尽量挑选一些青年才俊,送到新西伯利亚来,送到我的工厂。”

    “好的,这些都是小事。我们……我们都是伟大联盟的一份子,为了打赢战争,我还想骑着骏马,用马刀砍掉敌人的脑袋……”

    也不知这个老家伙听懂没,怎么感觉都是在说胡话。

    杨明志也不再多言,反正这趟军列的旅途必是没有问题的。

    虽然军区司令本人已经喝得酩酊大醉,副司令和总参谋长等人都在月台呢。正职司令不在场的确有些遗憾,倒是军区方面实在够意思。

    参与护卫样枪的人员有三十余人,他们是从卫戍团中挑出的精锐。

    军区卫戍团,每一人都是佼佼者,放在普通部队都是当班长的料。这里面的精锐,只怕有着后世“特种部队”的意味?

    如此众多的人看护几个大木箱,这防卫也太到位了。就是西伯利亚、乌拉尔山,军列一直狂奔,防卫间谍也不至于吧?!

    防卫严密终归是好事,另一件好事让杨明志欣喜不已。

    来新西伯利亚时,军列可是磨蹭了长达五天,固然那趟军列承担多种任务,速度必定提不上了,五天时间也太漫长了。

    这次则不然,从东方去莫斯科,军列会走绕道叶卡捷琳堡。那条道路杨明志根本不需要他人解释,他可以自豪的说:“我1941年春,就是随军从远东调往白俄罗斯,走的就是这条线路。”

    同一条线路,不同的任务,不同的目的,也必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比起那时候,这次的军列的豪华车厢也更为舒适。

    不过,没有妻子的陪伴,杨明志第一次体验到了孤独感。一想到自己必然要和格里申科、卡斯特留拉还有费留多夫这三人住在一起,就觉得自己完全被三个卢比扬卡来的特工监视。

    事实当然是如此,格里申科基本算是自己人,费留多夫和卡斯特留拉,还一门心思想搞点大新闻立功的。

    这里面唯一的小透明就是多布洛夫,对于他,本次远行就是见世面之旅。

    军列的两个车头是很新的型号,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跑得快。

    车头能跑多快呢?首席司机声称机车单体测试的时候,飙到了七十公里的飞速。

    那么多久能到莫斯科?对方也给予了非常喜人的结果。

    军列二十六日出发,预计在二十九日晚,即可抵达莫斯科。

    听到这番解释的杨明志一时间难以相信,惊愕的表情对应的则是首席司机的哈哈大笑。

    “尊敬的将军同志,请相信我们苏维埃的速度。由于中途不会经常停站休整,我们将彻夜前行。”

    不过首席司机不知道一件事,为了能够让杨明志早点抵达,苏联的铁路部门特别调整了一下西伯利亚铁路的日常运行情况。

    现在,途径叶卡捷琳堡通过乌拉尔山的线路异常繁忙,所有军列被要求竭尽所能的飙车,以求把更多的物资送抵前线。

    整个西伯利亚铁路空前繁荣,以至于九月份甚至出现了两起军列脱轨的事故。

    即便如此,不惜后果的强行提速,以让前线获得更多的兵员、物资,运输有所损失可以接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