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

    这些人年轻时的经历呢?杨明志一无所知,例如年轻英俊的曼图洛夫,也许此人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也许就是像新西伯利亚的市长、第一书记这样,为了国家奉献青春。

    杨明志不觉得本地的共青团组织能为自己未来的科研提供多少帮助。

    且慢!

    自己的妻子现在还佩戴着共青团的徽章呢?如果本地的组织能帮助她,真是太好不过。

    李森科依次把人介绍完,笑呵呵的说:“将军,您看,大家都是仰慕您的名胜而来的。”

    “真是太好了,谢谢你们。”

    杨明志踢踏一下皮靴笔直站好,向着众人敬了军礼。

    “将军,我们还是不要磨蹭,赶快开始仪式吧。待到中午,我们还有别的事要落实。”

    中午还有事?还有许多大事?

    杨明志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或许还有许多行政上的事要解决?但愿它们不要太冗慢。

    ……

    整个礼堂被打扮的朴素中透着热烈,红色的氛围中,李森科捧着他差人书写的演讲稿,朗读了一篇名为“致敬伟大的军事家别列科夫将军”的肉麻文章。

    是的,这个文章确实用了大量的形容词,杨明志站在讲台一侧,大量赞誉词汇灌入脑子里,他用脚指头想想也明白,文章肯定不是李森科这个老家伙写的。

    “莫非科学院里还有我的迷弟?”他只能这么猜想。

    怎能没有迷弟粉丝呢?一众年轻的科学工作者并不关心将军在前线打了多少著名的战役,令人瞩目的就是两款已经投入实战的武器——火箭助推式榴弹发射系统和超远程火箭炮。

    尤其是火箭炮,833厂的厂长里固施科夫(其担任厂长的工厂番号)为此获得科学院院士的殊荣,绝大多数嫉妒者,在了解到三天前发射实验的全过程完全释然了。新西伯利亚郊区的发射试验场起飞的五枚远程火箭弹,每一枚射程都超过了四十公里。这个里固施科夫是研发者之一是无疑的,领袖强令召回的别列科夫将军,才是唯一的核心研发者。

    这篇措辞肉麻弄得杨明志觉得有“捧杀”嫌疑的文章,就是科学院政治部起草的。他们甚至把随行而来住在科学院宾馆的卡斯特留拉和费留多夫请来咨询,只因住宿条件好的不得了,连夜写的文章,这两位又口述了一堆对杨明志的赞誉言辞。

    讲台之下的人们精神被调动起来,尤其是新西伯利亚市的市长与第一书记。

    这两位还今日的首次见到别列科夫将军本人,将军或许会在城市长久的工作下去,那么,未来将有大量时间和将军打交道。

    对于杨明志,他何尝不是这么想的呢?遂在掏着耳朵听李森科演讲,眼神情不自禁的留意那两个中年人,甚至还有眼神的对视。

    “等这个李森科嘚啵完了,我肯定要和你们两位长谈。你们最好能尽力帮助我,对你们也是有好处的。”杨明志心里做好了下一步的打算。

    李森科的演讲稿并不冗长,他的话语终于停顿下来。

    场面安静了十多秒。

    “同志们,这就是我们英雄的别列科夫同志,一位真正的国际主义战士、一位真正的苏联英雄。现在,就有请我们的英雄上前说几句。”

    话音刚落,整个礼堂爆发雷鸣办的掌声。

    掌声突然打断了杨明志的思绪,其人为之一振。

    “唉?我还要演讲一下?”

    “当然!这也算是仪式的一部分。将军同志,您至少要说几句话吧。”

    “好吧。”杨明志耸耸肩,尽力进入状态。

    一个挂了大量勋章的高大男人矗立在讲台上,他戴着眼镜尽展斯文,但凡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个男人有着优秀的头脑更有着不凡身手,这样的人才在联盟屈指可数。

    杨明志挺直胸膛,抬高下巴,他没有贸然的开口,就是用此间的安静,给予大家一种严肃的震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