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车厅奇遇

    人口巨大,火车站却并不大。

    杨明志一行人进入候车厅,迅速吸引到一众工作人员的眼球,原因无他,他们是一群内务部人员,更是从站台上走进了,就仿佛兴师问罪一般。

    和工作人员一番寒暄后,误会完美的解除,杨明志领着杨桃,就随便找了长木椅安静的坐下来,他的卫兵们也是如此。

    看看现在的处境吧!

    杨明志昂着头,瞟了几眼涂满白灰的天花板,又看看四周的墙壁。

    那个位面,中国和苏联在许多方面是学的苏联,例如火车站的内部状况,颇有些中国bā • jiǔ 十年代的感觉。

    墙是白墙,下端一米绝对都刷着绿漆。候车厅面积不大布局紧凑,期内有公厕,另有一个不大的小商店。

    “格里申科。”

    “到。”

    “你把帽子摘下来,然后去商店看看。”

    “将军,您要买东西?您……”

    “别磨蹭,看看有什么销售。你觉得可以就买下来,我给你报销。”

    “好吧,我这就去,但是帽子。”

    “哦亲爱的年轻人,你难道还要把内务部证件给售货员看看吗?他们会被吓晕的。”

    就在刚刚,一行人已经和一众工作人员交涉过。原则上,旅客当然不可以逆向进入候车厅,所谓下了车理应直接出站。来者既然都是内务部,那是一群普通人不愿招惹的对象,内务部的家伙们既然只是想在这里休息一下,还有什么好拒绝的呢?有哪个笨蛋敢刚正不阿的请走他们?

    就是这一番交涉,杨明志略略明白一件事,当前的候车厅一直保持冷清的状态,只有周末能热闹一阵子。

    原来,现在全联盟的铁路系统,基本让步给货运列车与军列,原本就不怎么发达的旅客列车已经被压缩到最底的限度。

    每周只有星期天,莫斯科会发出两趟客运列车,糟糕的是,一旦前线战事吃紧,仅有的两个班次也会被暂停。

    客运列车被压缩成这个样子,普通人这里并没有怨声载道,毕竟如果没机会、没有理由乘坐列车去另一座城市,自然不会抱怨每周班次就两趟。

    苏联打赢了莫斯科保卫战同时,人口的东方大迁移也基本胜利完成。莫斯科以东的许多大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尤其是大量的年轻女人,城市吸收了这些女人,并迅速将她们转化为劳动力。

    下诺夫哥罗德就是一座重要的工业城市,她吸收了大量年轻女人后,制造业能力提升极大。

    城市禁锢住了大量人口,在严苛的配给制下,各色人等为了生计,为了定时领取粮食,如何选择离开呢?

    格里申科去的匆匆忙忙,回来得也很迅速,他手里拿着一些纸包,脸上的表情真是复杂极了。

    “将军。”他匆匆跑来,展示着手中的东西:“您觉得想不到,这里……这里居然还有卷烟,太不可思议了。”

    杨明志看了一眼,顿时每一根汗毛都竖起来。

    “什么?怎么可能?这分明是美国货色。这是什么情况?骆驼牌香烟?”

    在场的都是内务部人员,他们因为工作形式原因,不但能够接触到苏联意外国家的商品,他们还必须上课,以了解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状况,对其风土人情物产情况有所了解,使得展开渗透行动刺探情报时,不会暴露。

    不由得杨明志震惊,格里申科也是大为惊讶:“真是奇怪,莫斯科都没有的卷烟,这里居然有!”

    “也许是随着铁路运来的。”费留多夫捏着下巴想了一会儿,突然间茅塞顿开,“啊!我明白了。”

    “你明白什么了?”

    “首先,这些卷烟一定是从北方港口运来的,它们的最终目的地一定是古比雪夫?”

    “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将军同志,您应该知道,大量的外国使馆人员,尤其是美国的外交官员和西方记者都搬到了古比雪夫,那是一大群生活奢侈的人,仿佛苏联的面包就不能吃似的,所有的东西都希望是美国制造。我甚至听说过一种黑色的糖水,哦真是太奇怪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