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的城市

    杨明志焦急的轻拍拉林的后背:“大尉同志,这里肯定是红场。为什么?为什么我看不到克里姆林宫?”

    “宫殿就在那里!”

    顺着大尉的手指方向,杨明志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克里姆林宫。

    宫殿被彻头彻尾的改造。

    宫墙的二十座塔楼,被裹上一圈木板,被强行改造成烟囱,原本塔顶的五角星也被拆除。偏白色的外墙消失不见,取而代之是一块无比巨大的帆布,就如同一件雨衣,笼罩几乎整个宫殿。

    圣瓦西里大教堂,它一样被帆布遮盖,帆布的颜色也很特别,它几乎和马路水泥一种颜色,就仿佛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矗立红场。

    拉林大尉很乐意描述他所知道的莫斯科防空伪装。

    所谓重要的建筑都做了伪装,克里姆林宫不仅盖了一层布,内部的空地还突击兴建了一批木头板房。

    “德军采取轰炸,肯定要根据战前航拍的照片来确定克里姆林宫的模样。只要我们消除宫内空地,德军飞行员一定会认为那里是居民区。莫斯科非常大,德军轰炸机群如果要袭击宫殿,他们没时间仔细揣摩宫殿去了哪儿。他们必须做出抉择,否则他们将失去返航的燃油。”

    杨明志深深的点点头,本来嘛,自飞机用于战争,防空伪装应运而生。碍于科技水平原因,本时空的侦察机航拍水平精度一般,技术高超的侦察员也难以分辨两千米之下的地面,停放的究竟是坦克,还是一堆特殊形状的木块。

    听大尉所言,苏军给克里姆林宫用了障眼法,高空看去就是一片拥有工厂烟囱的居民区。

    杨明志继续问:“既然如此,卢比扬卡现在的情况如何?是不是也做了伪装?”

    “当然,包括我们办公大楼门口的广场,现在搭起了大量木板房。空军的侦察机曾多次检查全城的伪装情况,我看过友军的航拍,卢比扬卡区也成了居民区。”

    “真是令人佩服!”

    “哦谢谢您的赞誉。其实让我表态,我觉得城市的防空做得太极端!防空气球升到了四千米,它已经超过了敌人轰炸机的合理作战高度。敌人不得不在更高的高度投弹,精度大打折扣不说,估计大量炸弹会优先炸中气球。防空气球组成了一面盾牌,能消除敌人的伤害,我觉得已经可以把大楼的破布揭开了。”

    “哈哈。”杨明志笑着调侃说,“如果德军再度空袭得逞,哪怕落下来一枚炸弹,不是有人要受罚么?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他可不敢怠慢。一旦出了事,卢比扬卡不就是为那人准备的监狱么?”

    “呵呵,您说的很对。直到现在,我们这里还关着一些囚犯呢。”

    “还有囚犯?那些囚犯不都扔到古拉格劳动营了?”

    “不!还有一些反对苏维埃的坏分子关在这里,另有历次作战抓获了德军高级军官。对了!”拉林大尉说到那个师长,“您指挥的部队抓获了德军第634师师长,我可以向您透露,如果不出意外,此人最终也要关进卢比扬卡。”

    杨明志耸耸肩,至少比起一般的德军军官,可能那位死硬的亨得利森先生,会在卢比扬卡被内务部的家伙们收拾的服服帖帖。对于此人,因其下令在切尔尼戈夫西北部森林杀害了超过三千名平民,当战争结束时进行的大审判,恐怕此人终会被判处有罪,并处以死刑。

    “那个军官是有罪的,而且态度强硬。那人肯定知道许多情报,我们撬不开他的嘴,希望你们可以。”

    “当然,刑讯方面我们真可谓经验丰富。”

    车队最终抵达了目的地——卢比扬卡广场。

    如大尉所言,办公大楼,即第11号建筑,它的确被罩上一层帆布。原本的广场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木板房。

    强行伪装建筑不过是针对敌人的障眼法,在伪装之下隐藏着一座座高射炮阵地,就在内务部办公大楼前,杨明志注意到,他们至少布置了六座高炮阵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