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

    萨林奇金即便对化学基本没什么知识,一五期间在斯大林的授权下,一些大型化肥厂开始建设。虽然他不明白制造化肥的具体步骤,但是大量的焦煤被送入工厂。那些可不仅仅是作为反应燃料,它们本身就是反应原料。

    等等!假如他们仅仅是砍伐大树制造成木炭,仅仅以此就能造出化肥,那么就白俄罗斯广泛的森林资源,这里不就到处是原料?!

    想到这一点,他当即兴奋异常:“木炭或许可以生产出化肥,但是咱们的国家一直在用上好的焦煤做燃料。我们现在把大树变成木炭,再把木炭变作化肥,如此战争结束后,白俄罗斯的农业难道不会爆发式的发展?!”

    “这或许是可行的。”杨明志向前三步走:“专员同志,这里涉及一些复杂的化学反应,我不是很清楚,唯有这位厂长里固施科夫和依旧在鲶鱼村的化学教授伊万诺夫最清楚。

    我现在可以明确告诉你一点,木炭中含有少量的烯烃物资,上好的焦煤却含有大量的这类物资。制造化肥就是需要各种烯烃,所以我们使用木炭为原料产出的成本是比焦煤大好很多。现在是非常时期,即便我们砍伐了大量的树木,制造出的氮肥只有一点,能满足我们这几万人的使用就够了。”

    化肥制造的关键物资,这个单词萨林奇金听着很含糊,总之他听明白,木炭只是焦煤的代替物,用它纯粹是现在乃非常时期不得已为之。

    萨林奇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我永远也成不了化学工业的专家,由你们这些专家在就足够了!只要生产的化肥够我们自己用就行,马铃薯一旦高产,丰富的粮食不但能养活诺夫戈梅利的人们,搞不好食物的诱惑,会令被德国人奴役的人们,自发的以家庭方式,逃到我们这里。”

    “这样的事一直在发生着。”杨明志提醒道:“咱们的政委耶莲京娜同志,她的手下每天都要审讯一些逃难而来的人,其中不少人是城市居民。我很抱歉,这些人不是农民,他们已经忘记怎么种地了。但是他们可是实实在在的工人阶级,只要我们存在着起码是手工作坊,他们也能轻易的上手生产军需品!”

    “这样最好。”欣喜的萨林奇金继续敲打着这些大设备:“化工方面的工人可不是一般农民胜任的,从城市来的从事重工业的工人才能胜任此工作,我由衷的希望这样的人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