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拍的可能性

    “那你觉得中国地区票房能有多少?”

    “至少八亿吧!”

    “OK,我们已经很满意了!”

    “…我说的是人民币。”

    “我知道!”

    “那我说的后面加几个中国演员?”

    马修·托马齐看了眼哈里斯·威尔森,然后才回答:“这个要看后续的票房还有口碑…”

    “…OK!”

    人家都这么说了,沈明还能咋办…

    不过哈里斯·威尔森提出了可以在《一条狗的使命2》里面加一位中国籍演员…

    也算有所收获。

    这几年,随着上峰控制资本外流,中国与好莱坞的交易狂潮已经平息下来了,好莱坞不再将全部兴趣都放到中国身上了,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解脱。

    有太多的投资都是虚幻的,就像霓虹当年的好莱坞投资狂潮,现在事情已经平息下来,并且正常化了,可以回到更简单的事情上来讲述好的故事。

    好莱坞很多制片人也意识到中国跟其他国家不太一样,中国的历史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但中国人目前关注的还是中国本身。

    这个国家并不处于他们想要融入人类文明历史的阶段,他们想要强调他们在人类文明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尤其是《长城》、《烽火芳菲》的失败,让很多人意识到,中国观众并不关心这些关于外国人在中国的故事。

    因为在中国真实的历史和文化进程中,几乎没有任何外国人所做的任何事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

    别说一个老外飞行员,就是拍一部司徒雷登的传记,估计也没有多少市场!

    所以,你要么直接投资中国导演,要么拿优质项目置换,别总想着中国市场人傻钱多…

    ……

    返回酒店,凯伦·吉兰敲门。

    大长腿…

    想干嘛?

    潜规则…

    不可能啊,老子又不是导演、制片人,就是一演员…

    “有空聊几句吗?”

    “…当然!”

    沈明很疑惑的跟了出去,两人到了一家酒吧。

    凯伦·吉兰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你不喝酒?”

    “…不喝了,我得减肥!”

    “Why?”

    “《小丑》!”

    “那部戏不是12月才拍吗?”

    “…我是循序渐进的减肥,不是一蹴而就。”摆了摆手,沈明接过酒保递来的一杯果汁,抿了一口:“有什么事吗?”

    “…你跟焦点的人关系不错?”

    “你的电影找不到发行方?”

    妙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