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着急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有点儿没法跟贾家交代。

    至于贾瑞担心的,贾雨村想抓他把柄的事情,那是贾瑞知道了红楼的后续故事,才做出的结论。

    对于现在的贾雨村来说,他未必就有这个目的。

    “贾府的事情,倒也有趣。一位姑娘是正月出一出生的,如今在宫里面。一位公子衔玉而生,如今这位,死了七天又活过来,传说是被文昌星君招去,活过来之后就传播了文昌星君句读法。”

    “只是不知道这个文昌星君的弟子,才学到底如何,这一回,我等倒是可以拭目以待。”

    徐道忠这一番话,似乎是当做趣闻说出来的,但是在场的其他人,可不仅仅是当做趣闻来听的。

    贾府,贾府里的姑娘在宫里,文昌星君的弟子,又是这位顺天府知府的本家,贾雨村又是靠着贾府起家的。

    这些元素加在一起,就有了特别的意义。

    大伙儿都是明白人,谁也别说用不着谁,好事儿大伙儿一起沾光,彼此都给面子。

    聪明的人心里就有了数:看来这个贾瑞,这一科是必中无疑了。

    毕竟一个小小的举人,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儿。

    贾雨村心里也有了数,不过还是有点儿嫉妒贾瑞。

    想帮他,他不上路,没想到这么偶然的一个机会,他就撞了大运。

    不过,这也是好事,将来也可以给贾家一个交代了。

    接下来的几天,贾瑞也不敢怠慢,就把自己关在屋里温习。

    陈文祥也没再来找他谈作弊的事情。

    到了八月十二,开始第二场考试。这回贾瑞的运气比较好,没有分到臭号边上。

    同样是前一天晚上进号房,这一回考的是论题一道,三百字以上,还有诏、诰、表、内科各一道题,外加判语五条。

    八月十五第三场,考的是经、史和时务策,一共五道题,每道题三百字以上。

    科考是个辛苦活儿,到了第三场考试,已经有两个考生在考场上晕了过去,还有好几个人交了白卷。

    当然,也抓到了几个传递纸条,夹带文章的。于是就在贡院枷号示众一个月,将来基本上就是充军发配的命了。

    等待贾瑞出了考场的时候,几乎筋疲力尽,在一块石头上坐了好一会儿,吃了几块花糕,连着喝了三杯茶,才缓过劲儿来。

    这一次他全程没有作弊,答题非常认真,自认为把自己的水平都发挥出来了。

    他觉得自己的成绩应该不错,如果正常录取的话,即使不进前十,榜上有名还是应该有把握的。

    现在所差的,就是究竟有多少人作弊,能否把自己排挤掉的问题。

    不过,如果他知道了徐道忠那里已经跟贾雨村达成了默契,不知道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