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起来了

    三支队伍离开之后,五斗乡就剩下了一个工兵排和一些还没有被正是编入连队的新兵,共计一百一十人。

    虽然根据侦查和梁有库的交代,南边并没有敌人,不过田六娃还是没有放松警惕,派了三个侦查班交替推进到百里之外,稍有风吹草动,这一百一十人就得顶上去,为他赢得做出调整的时间。

    队伍全部离开之后,田六娃让人把梁有库的尸体入殓,找了个地方给埋了。

    没等田六娃回到自己住的院子,一名战士就慌慌张张的跑到他面前,上气不接下气的说:

    “报告教导员,那、那个老太太上吊了!”

    田六娃脸色一沉,立即跟着那名战士赶了过去。

    这件事情的确是他疏忽了,徐志因为要参加战斗,所以把老太太送回去之后就立即返了回去。

    等到田六娃再次派过去的战士赶到的时候,老太太已经吊在了房梁上。

    老太太的尸体躺在炕上,体温已经开始变冷,救不活了。

    尸体手里攥着一块儿衣服上撕下来的破布,上面用鲜血写了两行字:

    “俺没教育好儿子,只能陪他一起死,把俺娘俩挨着埋吧,俺到下面教育他。”

    田六娃按照老太太的遗愿,让人把老太太的尸体埋在梁有库旁边,阴沉着脸回了自己的住处。

    他不是在怪高远,而是恨梁有库,这种人,杀他八回都难解心头之恨。

    田六娃想不通,为什么连这些年迈的老人都能明白的道理,反倒是那些年轻人不懂呢?

    从当初反攻磐石的时候那些为他们以身挡子弹的老人,到眼前躺着的老太太,他们或许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却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能与日本人以命相搏,可是那些念过书的、年轻力壮的,却偏偏没有这样的骨气?

    清末以来,国家孱弱,备受列强欺凌;割地赔款,忍辱求和,老百姓苦不堪言。

    然而在面对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那些人却不思救国,而是甘愿去给侵略者当鹰犬爪牙,这些人,皆应千刀万剐!

    田六娃刚出门,就看到外面聚集了百余名百姓,他们都不说话,就那么静静的看着田六娃,眼中满是担忧之色。

    田六娃起初还以为他们是为了梁老太太的死而来,已经准备要开口向他们解释了,却被一个学究模样的老者抢了先。

    那老者大概七十多岁的年纪,须发皆白,手里拄着一根拐杖,身边站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扶着他。

    老者看到田六娃出来,颤巍巍的往前走了两步,站在田六娃面前,估计是嘴里的牙不多了,声音有些含糊不清:

    “你就是当官儿的吧?”

    田六娃赶紧点头:

    “我是,老人家,您找我有啥事儿?”

    老者把身边那个少年推到田六娃面前,声音之中满是无奈与不舍:

    “这孩子今年十六了,你们把他收下,让他跟着你们打日本人吧。”

    田六娃顿时愣住了。

    dú • lì 营到五斗乡这么久,还没有一户人家的适龄青年加入过,尽管有一些少年本意是想要当兵的,但是家里却死活都不同意。

    这也难怪,现在dú • lì 营在五斗乡,这些老百姓勉强也算是能吃饱、穿暖,谁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当兵?

    当兵打仗不是过家家,那是要死人的。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观念还比较强的时候,家里有个儿子都宝贝一样的留着传宗接代、顶门立户,尤其是只有一个儿子的,万一死在战场上,一家的香火就要断了。

    刘成之前也号召过,但是人家不愿意,他也不能强求。

    今天终于出现这么一个,田六娃心里难免有些激动。

    老者见田六娃不说话,再次开口说道:

    “这是我重孙子,他爹他娘、爷爷奶奶,都在日本人来的那年死了,就留下这么一根独苗,之前我是藏着掖着,就怕你们让他当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