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娇的决断

    第一百零三章  罗玉娇的决断

    张质出事的消息传到罗玉娇耳朵之中,罗玉娇高度重视,第二日就亲自去见了张质。

    问李神医情况如何。

    李神医道:“殿下,已经无能为力了,微臣之前就已经说过,张首辅太累了,要他注意休息。只是张相不肯。”

    “而今只能看天命了。”

    罗玉娇一听,就知道张质撑不起这局面了。

    罗玉娇微微一滞,说道:“张相乃是国家功臣。一定要保全,需要什么药,只有宫中有的,一并拿出来,无须往我请示。”

    “是。”李神医说道。

    罗玉娇离开张府之后,回到皇宫之中。思索片刻换了一身衣服,却是一身戎装,带着太子,敲响了宫中的钟鼓。

    一时间群臣都知道了,要上朝了。

    只是他们满心疑惑,张轩远在洛阳,谁又会上朝啊。

    只是等他们站满之后,才发现上朝的乃是罗玉娇。

    罗玉娇大大方方的牵着太子张安的手,坐在了龙椅之上,开门见山的说道:“张相而今不能理事,诸位不用惊慌,有一切难决之事,就在这里解决吧。”

    “本宫仅仅是看着而已。”

    “姚先生,你暂代首辅之职吧。”

    姚启圣立即说道:“臣遵命。”

    随即姚启圣开始处理政事。

    眼前的政事只有一件,就是支援前线。

    前线花钱如流水,根本没有一点节制,朝廷之前的积蓄,已经已经借的两千万白银的国债,已经用得差不多了。

    即便很多没有用,而今也在军中。

    因为军中很快有一笔大开销,就是赏赐。

    谁都知道,大战到了这个地步。已经到了尾声了。赏不逾时,从来是兵法至理,故而为了赏赐全军,南京府库更是空了。

    但是并非赏赐就完结了。

    即便打仗完了之后,抚恤金,北方各地残破赈灾,安民,等等等,这事情根本没有完。这些事情,朝廷也要想到前面。

    否则之前,事到临头拿不出钱来,是要出问题的。

    但是怎么筹钱?

    秋税是收上来的,总计千万石粮食,这些粮食根本没有进南京府库,直接上前线了,至于铸币局,而今也停了。

    且不说,大量货币放出去,世面上有一种畸形的繁华,很多与军需有关的作坊都发了财,但是百姓过的并不好,百物腾高,特别是粮食,已经比去年翻了三倍了。

    这还是张质一直抑制的,如果失控的话,

    翻个十倍都不多。

    只是如此一来,很多地方百姓,就要民不聊生了,特别是南京与苏州两地。

    而今天下作坊最多的两个城市,就是南京与苏州。

    苏州是织机甲天下,任何地方都不能比的。但是南京却是张轩夏军入主之后,才发展起来的,有造船场,制造局,铸币局,乃至大量官营的私营的关联作坊。

    这些在作坊工作的工人,大多都是不种地。如果粮食腾高,两个城市根本无法维持下去。

    虽然货币过量,仅仅是粮食腾高的原因之一,真正的原因是大量粮食直接征召为军粮,不能放到市场之上。

    只是主要原因是万万不可能更改的,只能限制银币投放量了。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银子不够了。

    几乎朝廷手中所有的银子,都是银元了。

    朝廷的三大开支,铸币,正常赋税,还有国债。前两者都没有办法了,张轩早已交代了,将加税只能是万不得已的手段。

    前面的琐事,都在姚启圣的安排之下,一一安排好。

    真正让群臣近乎分裂的矛盾,就是在加税,还有继续摊派国债了。

    这让群臣几乎兵戎相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