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

    第二十九章 宜城

    宜城在襄阳城南一百二十里。

    张轩将数万大军屯驻在这里,一方面也是因为襄阳府不可能承担几十万大军,兵力屯积并非越多越好,甚至说襄阳城就这么大,几十万大军根本承担了,故而张轩将大军屯驻宜城,也算是支撑襄阳的后路。

    明显的梯次布置。

    只是而今宜城也受到了清军的威胁。

    一支清军骑兵没有在襄阳城下滞留。而是带着万余马队突然南下,似乎想要打宜城一个措手不及。

    这种急促的突击,让清军打下很多明军的城池。如今自然也想要故技重施了。

    领兵之人,是正白旗武拜。

    武拜乃是多尔衮的亲信,他在多铎的军中,是有一种监军的性质。

    固然,多尔衮与多铎的关心极好,两人乃是亲兄弟,感情深厚,在政治之上也互为支撑,没有多尔衮的支持,多铎也做不到,战功开国诸王第一。而没有多铎在外的战功,多尔衮在北京处理很多事务的时候。也不会那么得心应手。

    但是政治人物就是政治人物。

    谈感情未免有些太过奢望了。

    纵然多铎与多尔衮亲密如此,多铎麾下也有多尔衮的安插的人手。

    当然了,这些人也能算得上多铎的助力,一般情况之下,仅仅是带了耳朵而已。对多铎任何命令都会执行,只是会将军中情况传递给多尔衮。

    多铎也默许了多尔衮这样的举动。

    这样的举动,不仅仅限于多铎军中,可以说任何一支出征大军之中都有。

    但并不是说多铎一点意见都没有的,这一次就是,派武拜带领正白旗与汉军共千余骑南下。突击,多铎本人都知道,胜算不大,但是依然要让武拜跑上一趟。

    战事之中,在关键位置之上,固然有血战。但是这些血战一般都有大功劳,但是战事之中也有很多,次要战场之上,无关主要战场胜负,即便很辛苦,但也没有什么功劳。

    就如同武拜这一次的任务。

    他到了宜城城下,就面对了严阵以待的曹营大军。

    曹营大军依城列阵,黑云祥城下指挥,罗汝才站在城头帅旗之下,却见龙旗飘扬,城下士卒士气高昂,还有过万骑兵护卫。武拜自然不敢怠慢,但也不敢轻易的退出。

    双方在宜城之下相互对峙,时不时的骑兵对冲。

    武拜因为手中兵力不多,也没有决战之心,很多次冲击不过是浅尝辄止。

    不过,打到下午时分,武拜得到一条消息,汉水对面,有大队夏军人马到来,一时间人数也不知道多少,至少有万余骑兵。

    面对这样的情况,武拜立即做出了决定。

    撤退。

    武拜敢在这里逗留不去,就是仗着骑兵优势,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如果夏军骑兵增加,武拜可不敢再逗留下去。毕竟双方已经交过手了,武拜自然知道,真正的曹营精骑,也是不容小窥的。

    武拜撤退之后,没有多少时间,张轩就过来了。

    张轩是得到宜城受到袭击之后,撇下大队人马,单单是带着数百骑的护卫,渡过汉水,直接进入了宜城县城之中。

    宜城县城距离汉水仅仅有四里,在加上城外很多建筑物,可以说宜城本身就临河。

    张轩来到宜城之后,听说罗汝才就在宜城城头,立即来见罗汝才,见了罗汝才立即下拜说道:“拜见陛下。”

    见罗汝才一身盔甲,在阳光之下闪闪发光。虽然眼神深藏在面甲之后,看不出来面容如何,但是仅仅是罗汝才站在哪里,张轩就有一种安心的感觉。张轩这么急匆匆的赶过来,就是担心罗玉娇应付不过来。

    既然罗汝才身体好了,那就再安心不过了。

    张轩调兵北上大洪山的时候,抽调的是自己的本部人马,再加上降军,并没有动罗汝才的护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