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芳的烦恼

    卢家的底蕴深厚,就算是外面没有一丁点的进项,都能够维持家族几十年运转。

    当然了,他们绝对是不会坐吃山空的。

    只要能够找到替代的产业,就能够继续保持家族的兴旺。

    ……

    今年的科举考试,已经过去了,但是今年并没有进行科学科目的考试。

    这让好多世家,还有无数的官员,都松下一口气来。

    毕竟,现在可是儒家的天下。

    而科学,可是反儒家的。

    在他们看来,科学就是奇巧淫技而已。

    就算科学能够提升战斗力,能够让百姓更加富强,那又怎么样呢?

    治理国家,仍然需要靠仁义,需要依靠儒家。

    科学,不配得到这么高的地位。

    今年的科举,没有加入科学科目的考试。

    而下一次科举,可是要三年之后了。

    三年时间,会发生好多事情,到时候会不会召开科举科目的考试,都还在未知之数。

    而大唐无数处于观望之中的士子,也是有人失望,有人高兴。

    然而就在此时,在科举考试已经过去两个月之后,唐皇李世民居然加考了一次恩科,并且还是专门为科学学科开设的恩科。

    可见,唐皇李世民对科学学科的重视程度。

    实际上,之所以会拖延两个月的时间,主要是因为试题的问题。

    在年初的时候,李世民就将出考题的任务交给了蜀王李愔。

    在李世民看来,只不过出几道题目而已,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一个月的时间,难到还不够出题目的吗?

    但是科学科目出题,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李愔需要考虑的方面很多。

    首先,要真正选举出有用的人才。

    这些人通过科举考试之后,就能够投入到科研之中。

    第二个,他必须要掌握这个世界,对科学掌握的程度。

    这些,李愔还真的不是非常了解,他只能通过益州大学来进行一定的了解。

    这样一托,就直接拖到了科举考试开始,试题还没有出出来。

    所以,今年的科举考试,科学科目,才没有被加进去。

    但是李世民对科学科目,极为重视。

    等到李愔出完题目之后,李世民就迫不及待地召开恩科,增添了科学科目的考试。

    这一次,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其实都是出自益州大学和剑南道其他的几个大学。

    毕竟,也只有这几个学校,才教授科学。

    这一次考核,参加考试的人数还是蛮多的,足足有三千多人。

    额,这差不多是几大学府五分之一的考生了。

    很多入学还不到三年的学生,都心存侥幸,参加了这次科举考试。

    今年可是第一年的科学学科的考试啊,万一要是通过了呢?

    到时候,他们可就能够享受七品官员的待遇了。

    而益州科研院的众人,包括狄仁杰在内,也都被李愔派去参加了此次科学学科的科举考试。

    就凭他们的能力,是必然能够通过这一次的科举考试的。

    原则上,通过科举考试,只是第一步。

    他们必须要进朝廷的科研部,才能够享受相对应的待遇。

    不过李世民事先也对李愔有所妥协,就是进益州的科研院和进朝廷的科研部,享受同等的待遇。

    甚至,直接将益州的科研院,定为朝廷科研部的下属单位。

    这次的科举考试,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的科学科目的考试,李世民再次采纳了蜀王李愔的提议。

    这一次考试,采取的是糊名制。

    也就是说,考试之后,考生的名字都是被糊起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