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原则?还是舐犊情深

    曹操又喝了一口酒,他从一旁取出一本书,是韩非子的《说难》。

    这些年,他最喜欢读的就是这一本书。

    “月旦评的许劭先生,送我的这本《说难》,是让我体会,如何为人处世?

    …昔日的我太过锋芒毕露,遇到不明之事总是用莽撞的方法寻求正义与公平…反倒是听过曹铄的故事…我才有所领悟,做事未必要一味讲究‘莽’,有的时候,迂回也是一种破局之策。”

    俨然…从儿子曹铄帮曹家度过难关,上太学,这些事迹,曹操领悟了许多…更似乎,体会到了一些,儿子曹铄…与他曹操截然不同的为人处世方法。

    “哈哈哈…”曹操又笑了,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很爱笑…“春,总而言之…我曹操,整个曹家都要感谢你,谢谢你生了个好儿子呀!”这番话说罢,曹操将酒壶中的清酒一饮而尽…整个人十分的怅然。

    他留恋刘春…可曹铄是刘春生命的延续,他的出类拔萃,让曹操止不住的狂喜。

    就在这时。

    “孟德…孟德…”遥遥可以听到,阿父曹嵩的声音传来…却见他坐在一处马车上,看到曹操…急忙下车,快步朝他跑来…

    “阿父!”曹操转过头…语气变得平静。

    “你怎么在这儿?你难道不知道?曹府地窖中的这些箱子,关乎着曹家的存亡…你不帮忙?又跑来这里作甚?”曹嵩语气急促,字句间喘着粗气,大有一股恨铁不成钢的味道。

    “那些箱子?”听到曹嵩的话,曹操一甩手,显得颇为气愤。“你与曹节盗取国库?藏污纳垢的箱子?”

    “你…你这逆子?怎么如此不听话?”曹嵩提高了语调,胸腔中的怒火呼之欲出…

    这一对父子关系向来并不融洽…曹操看不惯阿父曹操与宦官曹节的勾当…曹嵩也看不惯曹操一根筋,做事全凭莽撞。

    “听话?孩儿的耳朵是聆听圣人教诲用的,不是帮阿父掩盖罪行的!”

    青年曹操就是如此的“莽”,如此的“横”…

    他讨厌宦官张让,就敢支身闯入张让的府邸进行刺杀;

    他讨厌豪强恶霸欺行霸市,就敢在时任洛阳北部尉时,斩杀犯下错事的十常侍之一蹇硕的叔叔;

    他讨厌盘剥百姓,就敢在顿丘令的官职上罢免无数官员…

    曹操从小到大,做事向来只凭心中的信念,不论后果…便是为此,才被官场称作“愣头青,拎不清!”

    “曹!操!”

    曹嵩怒了,他一把拉住了曹操的胳膊。“曹家就要大祸临头了?你不知道么?铄儿洞悉到,倘若张让死咬住国库不放…那这些年,为父搬运国库库银的事儿就要昭告天下…曹家一族大祸临头,你?又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唔…曹操微微一愣,此前他只知道…阿父曹嵩来谯县是为了调运钱财,弥补国库亏空,却不知晓…这一切?竟然还是儿子曹铄洞悉的?

    铄儿不过才六岁?他…就能洞悉到官场的尔虞我诈嘛?这一点…曹操也很是意外!

    忽的…他又想到了,韩非子《说难》中一句话——凡说之难,在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

    大致的意思是…进言的困难,在于了解进说对象的心理,以便用我的说法适应他。

    引申到这边…

    可以借此,借铄儿提出的这个弥补的举动,劝导阿父曹嵩走向正途呢?

    “阿父…你也知道敛财是不对的!”忽的,曹操昂起头一本正经的教训起曹嵩来了。“铄儿提出搬运回这些不义之财,弥补国库亏空…这是正确的举动,也是给阿父一个赎罪的机会呀!”

    呃…从小到大,一向是曹嵩给曹操说教…如今,说教者与被说教者犯规来,曹操这还是第一次…

    曹嵩起初一愣…旋即眉头一挺。“你懂什么?”

    “阿父,答应孩儿,以后不要跟那宦官曹节来往了…你们敛到的钱财,都是不义之财…早晚会让曹家蒙羞,甚至让曹家灭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