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赢

    昨天下午,郭卫兵就带着人来到了关山,找到李虎城。

    从电视上看见一水和二水不供应特产城水泥的消息,他就顺便把草河水泥厂的厂长带来,说他们供应特产城水泥。

    李虎城和于丹宁毫不犹豫,就跟他们签订了合同。

    见到了特产城这些台新车,郭卫兵当即就鼓动李虎城到他们草河县去上牌照。

    李虎城正恨古城刁难自己,当即就就答应。

    除了两台面包车留下之外,剩下的车全都在草河县上牌照。

    这两天,草河县交通队的人,就来关山上门服务上牌照。

    在草河上牌照,附加费,车船使用税,保险等费用就要在草河交,二三十台车,至少好几十万元。

    以后的养路费,每年至少一百几十万,也全都是草河的。

    郭卫兵见了这么多车,立刻就想到了司机的问题。就向李虎城建议,他们草河交通队给推荐技术过硬的司机,李虎城也立刻答应。

    郭卫兵顺手就给本县解决了二十多个人的就业问题。

    郭卫兵非常希望把服装厂挖到草河去,但是却表现得不急不躁。表面上持完全开放态度,很大度地表示,即使不到草河办厂也没关系,草河愿意在人工上,全力支持李虎城。

    李虎城一高兴,顺口就答应将来从草河县招工三百人。郭卫兵又解决了三百人的就业问题。

    当于丹宁把这些事情告诉于丹平和刘俊的时候,两人连连叹息。但又不得不佩服,这个郭卫兵反应快,能抓住机会。

    本来跟他没什么关系的一则新闻,竟然就能抓住机会,给草河县捡了个大便宜。

    “如果那彩霞和丛国盛能像郭卫兵那样……,唉,说起来都是眼泪。”

    于丹平又叹了口气。

    “服装厂的事情,那彩霞本来就不该跟着瞎搀和。上回有了一建和二建的事儿,还没吸取教训。”

    “她那脑子里也不知道想些什么,竟然听信纺织厂那帮蠢货的话。再说了,便是合作,有他们那样合作的么,明显是敲竹杠,谁会跟他们合作?”

    “合作不成,一帮小人就背后放冷箭,兴风作浪。交通队和建设局也是脑子缺弦,竟然叫人给当枪使,最后自己收不了场。”

    “是啊,便是复工了,那台奔驰车也是个事儿,这钱谁来出,怕是要热闹一阵子喽。”

    “谁捅的篓子谁出钱,县里还会给出这个钱?哪有这笔钱啊。”

    “就胡经理他们那班人,哪里有这钱啊?车是交通队扣的,李虎城还不得跟交通队要钱?”

    “交通队哪来的钱?还不得公款?”

    “算了,咱们也别替人家操心。这回能把特产城和服装厂保住,就是万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