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击(二)

    这个蒋大炮,就是河口村的村长。李虎城租了河口甸子,天上掉下了馅饼,他自然高兴。

    “请问你是什么地方人?”

    朱记者把话筒对准了蒋大炮。

    “我是草河县人,就是河口村的。对了,我就是村长。这块地就是我们租给外商的。”

    一辈子也没人采访过自己,现在可能上电视,蒋大炮自然非常高兴。

    这样露脸儿的机会,他岂能轻易错过?

    “原来是蒋村长,外商不在关山办厂,却到你们河口村来办厂,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我怎么看,他们傻呗,蠢呗,还能怎么看。

    “我们河口人,淳朴善良,热情好客,欢迎所有的人士到我们这里投资兴业。对何先生选择到我们河口投资,表示荣幸和感谢。”

    “同时,我也要感谢古城人的宽容大量,他们把宝贵的办厂机会让给了我们。这种风格也值得其他县市学习,希望他们也能象古城一样,把这样的机会都让给我们草河,让我们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

    “将来服装厂办成之后,我们可以给赛牛乡二、三十个招工名额,毕竟大家是邻居,还是应该和睦相处的。”

    在河口甸子逗留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刘宁见时间差不多,就带着采访车离开,前往关山。

    到了关山,没有直接到特产城,而是先到了火车站。

    昨晚上他跟于丹宁通了电话,说今天带着记者来采访。于丹宁告诉他,控制好时间,带记者到火车站采访。

    今天给那些外地工人放假,叫他们回家收麦子。

    已经安排孟广志和他侄子,叫他们当托儿,接受采访。

    一看采访车停下,孟广志就带着侄子孟树林凑过来。

    刘宁正等着两个人,就招手喊两个人过来。

    “喂,老孟,你们这是干什么?这么多人去哪里?”

    “还能去哪里,回家,不干了。”

    此时站前小广场上,足有一半=百多工人,见孟广志和刘宁对话,记者的镜头就对准了两人。

    朱记者也及时伸过话筒。

    “你们是特产城的工人么?为什么不干了?”

    “唉,这位记者,不是我们不想干,是没有活儿干。本来干的好好,这里工资一周一结,伙食也好,可是突然就停工,不让干了。”

    “为什么停工?”

    “还能为什么?老板得罪人了,坏人在背后整他们呢。左一个举报,右一个检查的。要是真有什么事儿还行,可什么毛病都没有。就是故意找茬儿,想整垮老板。”

    孟树林抢过话,假装冒冒失失道。

    孟广志作出严厉的样子。

    “你个小孩子懂什么,人家来检查不是正常么?别乱说话。”

    “正常什么?谁不知道,就是逼着人家外商跟纺织厂合作,给他们奔驰轿车。人家外商和李虎城不同意,就想把特产城也一块儿给整垮。”

    “一个特产城,一个纺织厂,投资四千多万,能解决两三千人就业。我就是不明白,整垮了对古城有什么好处?”

    见有记者来采访,工人们就纷纷聚集过来,同声痛骂纺织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