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感知

    看到这些例子的时候,会议室里响起了一片哄笑声。

    张远播完这些例子后,总结道:“从这些虚拟世界的实验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对电磁场的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大幅度提升。包括电磁场与微波、天线射频、微电路、电磁兼容领域,均有非常不错的启发效应。”

    张远播放完这些图片后,一时半会间,人群中沉默了起来。

    又有一位记者问道:“张教授,我还是不太理解这种磁场感知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它和我们的仿生学电子眼,仿生学角膜,又有什么不同呢?”

    人类通过安装仿生学电子眼,或者仿生学角膜,也是可以“看到”电磁场的。

    张远摆了摆手,说道:“当然不一样!磁场感知是一种直觉,虽然它目前集成在了视觉以及触觉当中,但今后还是会与视觉分开的。”

    “通过电子眼传递的电磁场数据,相当于你的眼睛看到了更多的东西,需要大脑额外处理,你会觉得很不习惯很不舒服。毕竟整个视野都发生了改变,空间中到处都是电磁场,只要那么几秒钟,就会把这个功能给关掉了。”

    这句话让大伙不禁再次笑了起来,的确如此,电子眼中增加磁场感知,其实没什么太大的用处。说白了,重点难度还是人类大脑的适应问题。

    “但通过辅助大脑增加‘磁场感知’,就好像听觉、嗅觉、视觉一样,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反应,不当不会感到不舒服,反倒很快就会习惯这个功能。相关的学科,理解起来将会更加简单。它改进的是人类大脑中的软件。”

    “我认为,只要沿着这一条路继续走下去,在大脑中集成足够多的功能,人类将成为强人工智能般的存在!”

    “这应该是五级文明,甚至六级文明,所必须要走的道路。我们现在只是提前踏上了这一条道路。”

    解释到这里,会场上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这个前景,听起来实在是太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