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寺的佛(1)

    门口挂着一面铜牌,上面用汉文、藏文、蒙文三种文字写着: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牌子上的蒙文,无形中说明了蒙古族也是以藏传佛教为信仰的。元朝的国师“巴思巴”法王就是一个例子。

    说句良心话,看着那个牌子,我感觉比清华北大的招牌更神秘、更圣洁。我也不知道这种想法从何而来,总之,当时的想法很矛盾,也很离奇。

    门紧紧关着,只开了挨着传达室的一扇很小的铁门。

    从门口往里看,什么人也没有,大门面向正南,好像是一个属于军管区的医院还是什么机关来的,我记不太清楚了,里面也很少看到人,这多少让人感觉到有些冷清。

    徐空兰下车,到传达室去交涉,要进黄寺里面去。

    门口的老爷子很认真,不光是登记了我们每个人的身份证,还给徐空兰要见的活佛通了电话,确认那位活佛没有在给学生上课,才放我们进去。

    这使徐空兰刚才还特别高涨的热情有所冷却。

    老爷子把大门开了,徐空兰把车在西黄寺真正的大门前停好。

    我们站在黄寺那座真正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五间三进的大门外,看着只有皇室才能使用的明黄色琉璃瓦和龙凤合玺沥粉金漆的彩绘,看着赭红色的墙壁和大门上整齐排列的镏金门钉,看着嵌在两边的墙壁上的,用彩色琉璃砖烧制成的,像征佛教“缘起性空”至正真理的“****”。

    我一边和徐空兰闲聊,一边尽力想像着这里曾经翎顶辉煌、往来朝贺的壮观场面。

    这座正门没有开,因为只有在迎接像“**大师”这种高僧大德和前来视察的国家领导人的时候,这座大门才会开启。

    我们顺着东边一条还算宽阔的甬道,拐了几个弯,才算进到学院里面。

    学院里面的地面上,用深褐色和白色的油漆,画了祥云、哈达、盘肠、花朵等等图案。

    这其实是藏族的一种传统习俗。在有些节日和特殊意义的纪念日,每家每户会在自己的门口,用白色与红色两种土壤撒成各种吉祥的图案,在迎接他们特别崇拜的活佛和贵宾的时候,也会这样做。

    这里经常出入一些地位崇高、学问渊博的活佛和格西,那样就要每天画上很多遍,而且也很不卫生,所以就用这样比较灵活变通的办法来适应变化的环境。

    这,就是宗教一直提倡和努力追求的超妙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