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会(下)

    “军权一事……”宋江一听,又想要做出推诿。可不等他说出话来,李纲又道:“另外,老夫老矣,过了明年就已七十有三,如今眼花身疲也确实不堪驱驰了。只要此番事成,老夫便可安心致仕回乡,悠游乡间,含饴弄孙去了。而我现在的宰相之位,就非你宋公明莫属了。如何?”

    他这一说倒是真叫宋江有些意外了,不觉愣怔了好一会儿,方才点头道:“李相果然一心为国,别无私心,宋江佩服。”

    其他人也纷纷跟进,连说佩服。

    是啊,如果李纲所言是真,那他真就是最大的忠臣了,一心只求为陛下除去奸佞,却不求任何回报。如此一来,反倒衬托得宋江有些过于自私,让他的黑脸又微微转红,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了。

    这时,李纲的话语反倒是缓和了下来:“其实宋太傅心中顾虑老夫也很能明白。无论是此事的凶险,还是孙途与你之间的交情,都是让你左右为难的关键。但老夫要说的是,身为人臣,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忠字,你我既食君禄,自当为君分忧。更不能因小义而忘了大义!

    “另外,诚如敬之所言,那孙途也并不是太信任重用于你,处处提防,处处压制,哪还有半点情义可言。现在他所以还不曾对你出手,只是因为时机未到,或是担心引来不可控的后果,一旦等他找到机会,他就会像对付以往任何一个敌人般将宋太傅你铲除掉了。

    “所以在老夫看来,无论于公于私,你宋太傅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与我等合作。我也不怕把实话告诉你,如今东京城内像我等一样有心为陛下除掉孙途之人所在多有,就是军中也有不少人已和我有了联系,只等一个契机。

    “当然,只有我等行事,此事的成算也就不过五成,但要是再加上宋太傅你和能调动的兵马,我们的成算就当能到八成以上了。而只要事成,你不光是我大宋最大的功臣,他日更将领袖群伦,成为一朝宰执,青史扬名。宋太傅,大宋兴衰,天下大势已皆在你一念之间了。”

    再一次的,所有人的目光又落到了宋江身上,而这一回,他却无法如之前般淡定了,脸色几番变化,显然是在作着最后的权衡。当然,这一回他思考的已不再是自己能在此事上获得什么,而是自己手中的筹码,也就是到了今日还能为自己所用的兵马旧部的具体位置与数量。

    一番长考之后,他终于慢慢地点下了头去:“其实宋江自幼就受先父教导,定要做个忠孝仁义俱全的大丈夫。但当初因为种种缘故,却曾走上过弯路。幸赖老天不弃,总算没有以草寇的身份终我一世。既然天意如此,我宋江自当尽我所能,为朝廷为陛下除奸灭贼,还江山社稷一个朗朗乾坤!”

    “好!好一个还江山社稷一个朗朗乾坤!只此一句,就值得浮一大白了!”李纲当即叫好,高高举起了酒杯来。

    众人也纷纷回神,同时喝彩,然后也举杯相应,把杯中美酒喝了个干净。一时间,所有人的面上都现出一丝不知是兴奋还是酒意上头后的红晕,之前的压抑气氛已然一扫而空。

    “有宋太傅加入,我等成算已有八成,只要选好时机,倾力一击,必能一举拿下孙途,荡平奸邪,还政陛下!”有人又哈哈笑了起来,举杯相敬。

    随后,又有人看向了李纲:“只是这除贼的日子到底该定在何时为好?”

    “这个嘛,老夫已经有了定策,就挑在……”当李纲把自己的想法一说出来后,不光是那些官员,就是宋江都微微变了脸色,这确实是个极其出人意料的时候,显然,这回李纲确实是花了不少心思,做了不少前期准备了。

    顿了一下后,李纲又笑着道:“对了,老夫今日还有一事要告诉各位,这一回不光是在东京将有所举动,就是孙途的根基之地江南,也会在秋日里起上一场fēng • bō ,到那时,说不定他会把一部分兵马分去江南,也就给我们在东京创造出更好的机会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