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决战之转(终)

    他的话语当然不可能传遍整个军营,但自然有听明白的将士自动向身后的同袍传达着相似的说法。所以当孙途把这一大段话说完后,本来衰落的士气居然真就振作了起来。

    片刻后,嗷嗷的叫声从中心朝着四下里发散开来,先是几个,随后扩散到几百,几千,无数人开始怒吼:“我等愿意追随孙将军上阵杀敌,报百年之仇,扫除辽军,夺回幽州!”

    最后,几乎是整座军营,十多万将士同时高吼出声。当这整齐的吼声响彻天地时,几乎把前方的杀声都给彻底掩盖住了,也让那些本想看笑话的将领们全都目瞪口呆,事情怎么会发生这等转变?

    而童贯,更是一脸的难以置信,呆呆看着四周。这还是自己所熟悉的大宋军队?他从未在这些将士身上看到过如此战意勃发的表现呢!这是因为孙途的口才真如此了得,几句话就能说动几十万兵了?

    不,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解释,就是孙途在军中的影响力其实早已超过自己,超过大宋朝中所有将领了,只是谁都不曾知道,或者说是谁都不愿意去想,去相信!早在几年之前,孙途已是军中一个传奇,他的声名与威望,早已盖过了天下所有的将领。

    厚积而薄发,到了今日,孙途终于是亲手把这一真相给揭露了出来!

    百年压抑,百年屈辱,早让这些当兵的憋屈到哦极点,他们亟须要一个英雄来带领他们走出这一困境。这些年来,本来有些人是有这个机会的,比如狄青,比如种家……但他们都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近在眼前的机会,错过了能改变自身,以及整个大宋王朝的命运。

    然后才有了今日的孙途。他用一场场的胜利,一个个文官的头颅铺就了他在军中的累累声名,并在不知不觉中使其开花结果。今日,就是采摘的时候了!

    而和那些前辈们不同的是,孙途并没有什么愚忠之念,没有任何的顾虑。既然机会已摆在眼前,他就不可能放过。只见他轻轻一弯腰,就把这足以颠覆如今朝堂格局的甜蜜果实给摘到了自己手中!

    只听他放声高吼:“传我军令,开寨门,北军将士,随我杀敌!禁军人等,先守在营中以防辽军分兵,保护童帅及相关人等!”

    事发突然,就是孙途也已来不及做出更周密详尽的安排了,所以只能是笼统地发出军令。回应他的,正是山呼海啸般的“喏”字!

    此时的孙途再无任何顾虑,当即一把就将已然跟木头没有任何区别的童贯推了开去,完全无视周围还有许多人包围了自己,便已大步前冲。自有青州军的亲信赶紧跟上,还有人为他牵来骏马,拿来长枪,在他跨马提枪的同时,许多将士纷纷整装列队,呼喊着,跟在其身后,直往前冲。

    本来被死死关闭的寨门轰然大开,本该守在高高寨墙上的无数北军将士也毫不犹豫地全都下城,在孙途踏出寨子的同时,所有人都紧随其后,旗帜高举,鼓号连天,提速,前冲!

    只短短片刻间,就已有上万人奔出营去。而其后方,还有更多北军将士呐喊着,欢呼着,跟随杀出。左右两边,更有骑兵护卫,都不用孙途特意下令安排的,这些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将士已列开最利于冲锋的阵势,直往北边的战场处狂奔而去。

    那些将领们在这一刻是彻底傻住了。本该对自己唯唯诺诺,连半个不字都不敢说的大头兵卒们,居然就在孙途的几句话后,完全不顾军令杀出去了?自己在瞬息之间,就失去了对军队的掌控权?

    童贯的脸色更是煞白如纸,身子剧烈的颤抖起来。他又想笑,又想哭——原来自己多年的努力,竟还不如孙途的一席话。此时的他,甚至已生不出半点报复孙途的心思,因为他很清楚,一旦真有此心,他只会是死得更快的那一个。

    随后,又是一阵深深的恐惧感已袭上心头——他孙途竟在军中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那真要是取得此胜后,他的声望来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天下间,还有人能制得住他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