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罪抄家

    “下官明白。”孙途并没有因为这句态度不善的话而有丝毫的慌乱,神色肃然道:“但下官以为人或许会说谎,但证据就一定不会。”

    “你所谓的证据是?”

    “齐昆为何纵火其实早已清楚,他身为粮仓管勾官以权谋私克扣甚至贪墨军粮之举已被下官通过账目查明,所以才会想到一劳永逸地放火。但是他虽然能烧掉这些账本,却不可能把自己的家财给藏匿起来。所以只要太守派人抄检其家宅,必然能定其罪!”

    还没等蔡太守做出反应呢,一旁的袁望已经先一步发话了:“太守,下官以为孙团练所言不无道理,只要查出齐昆确有贪墨之举,那他在罪行将要被揭发的情况下铤而走险放火烧掉账本也在情理之中了。因为如此一来,即便朝廷派人严查,都未必能查出个中弊情……”说到最后一句话时,他还刻意地扫了一眼在场的其他官员。

    这些本就提心吊胆的江州官员顿时心领神会,知道袁推官的意思是要把一切罪名都推到一个小小的九品管勾官身上了,当即便有人附合了起来:“太守,下官也以为必须查抄齐昆家宅以明辨是非。”

    随后所有人都纷纷点头跟上:“下官附议……”

    蔡九如何还不知道这些人打的是什么主意,这让他又审视了孙途一眼,这年轻人的心思当真是深啊,居然想到了如此两全其美的法子,既能把案子查明白了,又能保证不把其他官员都给牵连进来。而他对于只牺牲一个九品管勾官自然不会太放在心上,所以便即开口道:“既然如此,那就派人这就去齐昆家中细细查抄,本官倒要看看他一个九品管勾在这些年里到底贪墨了多少民脂民膏,军中钱粮!”

    直到蔡太守下达这一命令,孙途心中最后的一点疑虑也完全消散,趁机开口道:“下官还有一事要禀报太守,在今年以来粮仓那里就已经欠下了乡兵三月钱粮,所以若是真能查明其罪,还望太守能尽快将欠下的钱粮如数拨付军营以安将士之心,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也好让城中军民感念太守之严明与恩德。”其实说到底这才是他孙途这段日子忙前忙后真正想要获得的结果。

    蔡九又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方才开口道:“只要真能从齐昆家中抄出他所贪墨的钱粮来,本官自会为那些乡兵做主。”

    “下官代众乡兵谢过太守。”孙途忙再次拜谢,他知道这事已成,自己也终于可以给手底下那几百乡兵一个满意的交代了。

    对齐家的查抄迅速展开,这不抄不知道,一抄还真把许多人都给吓了一大跳。

    别看齐昆只是个小小的九品管勾官,只管着几座军粮军械的库房而已,似乎权力并不甚大,但靠着他祖孙三辈的共同“努力”居然硬是在这任上贪下了数十万贯的钱财来。

    看似不怎么起眼的齐家,一进了大门才发现内里别有洞天,他居然早就把周围几处宅院全给买了下来,然后打通了变成了一座不比蔡九这个太守府邸迅速的巨大宅院,其中光妻妾就达十人之多,奴婢下人更足有四五十人之多,而且都是卖身齐家的家奴。

    当奉命查抄齐家的官军强行把几处单独所立的库房打开后,更发现里头光粮食就有数千槲之多,至于金银钱财,以及房契地契什么的,只草草估算了一下,就不下五十万贯,都快赶上江州库房里的钱粮数字了。

    看着官兵一车车地把粮食和金银往外拉,满城百姓都看得呆住了,随后便是大骂齐昆贪婪,实在是死有余辜。

    就是蔡九,在看到报上来的具体数字后,也足足愣怔了有半晌,方才从牙齿缝里迸出了一句话来:“如此国之巨蠹当真该杀。怪不得在孙途他查出破绽后,他会不顾一切地放火,这等罪行就是将他全家都杀了也不为过!”

    随后,盛怒之下的蔡九便下令将齐昆曝尸三日以儆效尤,同时又令人把他家中上下人等全部入罪,男子全被发配充军,女子则直接被送进了当地教坊司中。至于从齐家查抄出来的那些钱财,除了有一部分被送去孙途所在的军营以抵消之前欠下的军粮军饷之外,其他的也都充入了州衙库房之中。至于这些钱粮到底会用到何处,就不是寻常百姓所能知道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