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工具(三合一)

    不然,依靠部落现在的条件,一但遇到。十有bā • jiǔ 需要将已经挖了很深的井给重新填上,再另外选择地方去挖掘,碰运气。

    “好了!拉!”

    在这里看了一会儿之后,井里面有声音传出。

    守在井口处的人,听到这样的声音之后,就开始抓着绳子用力的往上拉,绳子绷的紧紧的。

    片刻之后,装着土的椤头就来到了地面上。

    在上面的人往上拉椤头的时候,井里面的人就贴着井壁站在一边,尽量不站在椤头的下面,免得有泥土、或者是装着泥土的整个椤头掉落下来砸到人。

    上面的人将装着泥土的椤头放到距离井口比较远的地方,把带着钩子的绳子从弧形的椤头柄上面取下,勾住另外一个空椤头,将之放下去。

    做完这些之后,这人才拎着装有泥土的椤头往别处去,将这从井里面拉出来的泥土倒在院子里比较低洼的地方摊平,并用脚踩实。

    一椤头一椤头的往上提土并不轻省,现在井还不够深,还好说一些,等到井再深一些,往上面拉土就更加不容易了。

    站在这里看了一会儿之后,韩成想起了一个经常和井配套使用的简单工具——辘轳。

    辘轳这种东西,韩成见过,但见得并不是太多。

    这主要是因为,在他们那里家家户户开始打井之后,一种比辘轳更好更方便的汲水器具出现了。

    这种汲水器具在他们那里被称为‘压井’。

    因为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缘故,用压井汲水很是轻省,只需要一只手,还不用太大的力气就可以将井里面的水给抽出来,可比水龙头快多了。

    而且安装由生铁与橡胶这些制成的压井,还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需要在井口上面垒砌一个高出地面的井台,并在上面盖上比较沉重的盖子。

    这样一来,不仅仅可以防止灰尘等东西往井里面落,更不用担心家里的小孩儿会不小心掉到井里面。

    所以,辘轳这种使用了很多很多年的从井里面往外汲水的工具,很快就被淘汰了。

    不过,在后世属于被淘汰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却无疑是一个利器。

    至少在部落里没有能力制造出‘压井’这种汲水的利器之前,辘轳这种简单实用而且成本还不高的取水工具不会被淘汰。

    而压井这种东西,想要在部落里出现,是真的不容易,生铁铸造这一点等到找到优质煤炭、铁矿,建造起高炉这些东西,把钢铁的冶炼技术点出来,且铸造技术进一步得到提高,还是有可能将之造出来的。

    但,下面那个覆盖口子的橡胶片,可就真的让人头大了,或许需要驾着一叶扁舟远走他方,才能寻找回来一些,然后又是一长串的技术难题等东西需要解决。

    所以,科技树这种东西,真不是说想点就能点出来的,也不是说你知道怎么做就可以的,连原料都没有,知道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处?还不是要干瞪眼。

    与其想些不切实际的,还不如先根据现有的条件,先弄出来一些能后立刻投入实用、提高生产力的工具出来使用着。

    骑着驴子找好马,总比光靠两条腿走着要快。

    这个道理韩成自然是知道,所以在这里站了一会儿之后,他就干脆利落的返回房间找来纸笔来勾画辘轳了。

    辘轳这种东西的构造非常简单,可以将之看作为一个放大版的、挂在腰间非常拉风的四轮车的车钥匙。

    只不过往车头里面放、用来摇车的那一截要更长,并且中间的的部位是一个粗上很多倍的圆柱。

    这是因为辘轳上面用来缠绕绳子的部位粗的话,同样的一圈转下来能够在上面缠绕更多的井绳,可以更快的将桶从里面给拉出来。

    辘轳的构造简单,再加上经过一次次的‘磨练’,韩大神子的画技有了不小的提升,所有没有用太大的功夫,韩成就将之给勾画了出来,然后就拿着去找跛这个高手匠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