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难救

    威胜军小将秦明当即跪下,连称惶恐,终是不敢再多说什么。

    他看起来是在军使和副官之后最大的将领。

    在他的带动下,其余威胜军大小兵将都跟着跪了下去,表示没有造反谋逆的意思。

    宣诏者慎重地将金牌收起,对满意的李鹤小声哀求道:“以后别让某做这等事罢,某当真会被处死的!”

    李鹤笑着拍了拍他:“紧跟我们的脚步,保你升官发财掉脑袋。”

    “甚??”宣诏者怀疑自己听错。

    “我说升官发财好运来!”

    就这样,在许多人的不解中,李鹤收编了这支四千人左右的威胜军。

    没有解释原因。

    也没有说明后续的打算。

    只是简单让小将秦明统计好人数,带着一起上路。

    从出发时的一百人,路过各州府增至五百人,再到现在四千多人。

    眼见规模扩大了四十倍,却不知有什么用处。

    除了勉强还算能战的98名老兵之外,剩下要么是凑数的民夫,要么是闻金则跑见敌就退的威胜军。

    带这种人上路,又不能打仗,又浪费粮食,见到敌人还会溃逃,既扰乱阵形又容易摧毁士气。

    简直百害无一利。

    而且在行军过程中,威胜军那四千人里还传出了一种有意思的说法。

    有人质疑这到底算不算发兵?

    如果是发兵,为何没有开拔费?

    没有开拔费我们为何要走?

    太宗皇帝都不敢不付开拔费就发兵啊!

    这种理直气壮的声音,秦明管都不管。

    任其扩大最后传到李鹤的耳中。

    李鹤找来郭药师问:“有开拔费一说吗?”

    郭药师答复:“按说是有的,虽未明示,但每次战前战后都有大笔犒赏,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李鹤又问:“如果不给会怎样?”

    郭药师想了想,谨慎措词:“大约就是抗命、闹事,士气不振无心作战等,严重的还有可能哗变。”

    林凯踢了一脚地上的沙子,回头看向身后的队伍,忿然道:“要么杀了要么放了,这么留着还不够恶心人的!”

    “现在怕是不能随便放了。”郭药师说:“已经调离驻地,放了他们恐怕一个个无处可去全都跑到城郊山头落草为寇自立为王了。”

    林凯震惊地张大了嘴:“为啥?他们不回家吗?”

    郭药师心情复杂地说道:“宋军大多招募流民草寇为兵士,本就无家,何来回家。”

    听到这些,林凯说不出话了,无语又无奈,回头再次看了眼身后的队伍,长长地叹了口气。

    一直很少说话的叶安,罕见地感慨了一句“难怪会灭亡,乱成一团浆糊,神仙都难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