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国贸课

    杨飞本想听听就走的,结果一听就上了瘾。

    “米国人根据此条件,严格按照苛刻标准,在米国市场上采购了三万磅新鲜猪肝,运往德国。如果你们是出口商,一定会认为,这笔交易可以一帆风顺的完成了吧?”

    有人笑着回答:“当然了!只要顺利运达就行了。”

    老教授道:“可是,当猪肝运到德国时,买方却提出了异议,而且理直气壮的说,我们订购的是标准可售水平的猪肝,可你们运来的,有百分之四十,却是母猪的肝。”

    同学们听了,不无讶异。

    杨飞和苏桐相视一眼,也觉得惊讶。

    老教授道:“你们是不是觉得,德国人这是在无理取闹?米国的出口商也是这么回复的,谁在乎这些肝,是母猪身上的,还是公猪身上的?有区别吗?只要肝好就行了。”

    同学们都笑了。

    教授严肃的道:“德国人回复说,我们在乎!在德国,我们不能把海绵状的母猪肝,冒充结实的公猪肝来卖!这批货卖不出我们预期的价钱,要避免全部损失,惟一的处理方法就是降价。所以,他们要求米国的出口商,赔偿他们一千美元的价格折扣。”

    “米国人当然不同意,觉得这是对米国消费者口味的污辱。双方争论不休,最后不得不诉诸法律。猪肝都能因为公母的区别,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更别说其它出口货物了,同学们,在国际贸易中,你们一定要了解对方国家的生活习惯,不能想当然!”

    教室里一片寂静。

    大家都在想,原来公猪肝和母猪肝,是不同的!

    而这细微的差别,在你眼里,可能没有什么,但在别人眼里,却是天与地的差别!

    放到两国贸易上,这就是钱啊。

    一念之差,相差多少钱?

    杨飞心里的震惊,更是无与伦比!

    原来,高端大学的课程,是这么上的!

    书本上枯燥的知识,可以这么生动的讲解给你听!

    这就是别人的大学,别人的教授!

    教授道:“那么,问题来了,在这场争论中,应援引哪国法律,是用米国的法律还是德国的法律?如果在米国法庭审理,你认为谁会打赢这场官司?如果在德国,谁会赢呢?为什么?这是我今天留给同学们的课后作业,请你们认真完成。”

    杨飞以为课讲完了。

    没想到,教授布置完作业,又接着讲下去:

    “还是这个案例,我们再深入探讨一下。米国人和德国人订立了销购合同,假设定于八月一号交货,米国人算准行程,提前把猪肝装船出口,从纽约港出发,不料,该轮船在半路上遇到大风浪,致使主要机件损坏,无法航行。天有不测风云,这活该米国人倒霉,没办法吧?”

    “米国人很讲究诚信,为了保证如期交货,公司于是租用大马力拖轮,拖带轮船前行,但是,半途中,中途又遭遇了某国的政治bào • luàn ,致使该轮船的交货日期,比预定时间晚了一天。”

    学生们都笑了:“米国人也太倒霉了!”

    教授道:“是倒霉,不过,这样的事情,在国际贸易中,经常发生。当米国人把猪肝运到德国时,德国市场上,猪肝价格大跌。德国进货商,以交货延期为理由,拒绝付款、提货,甚至要解除合同。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进出口贸易中,进口货经常以各种理由拒收货物,这对出口商来说,就是商业风险。”

    “拖的时间越长,其中还涉及到外汇结算的风险。外汇的利率,是不断浮动变化的,如果掌握不好,其中有一方,就要承担汇兑风险。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这就讲完了?

    杨飞听得正入神,意犹未尽呢!

    “老板,我们走吧。”苏桐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

    “嗯!”杨飞的神情,忽然变得无比激动,感叹的道,“我一定要来这里求学!师姐,你听到没有?这就是著名学者讲课!跟普通老师讲课,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