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的天平

    在欧洲战场,夜袭是很少发生的事情,何况是空袭加夜袭呢?西班牙高层愤怒,怀疑是明军从中作梗,可是明军又没有直接出兵,真的在做生意。鳌拜找了替身,也留在港口“指挥”工作,没多少人见过鳌拜,所以也不清楚本人已经加入战场正在当军师。

    连丢三城,都是晚上丢的。西班牙开始加强夜晚的防守。但是法瑞联军改变策略了。他们不再攻城。

    鳌拜道:“让士兵从城堡里能看的见的最远的地方布军。给敌人几万人三面合围的假向。”

    法国指挥官吉瓦什问道:“可是我们只有一万五千人啊。”

    鳌拜对翻译官道:“我说的是假向,只要别让他们看出来就行了。前方骑兵列队,阵型散开,显得人多。只要几百人就能完成任务。后面几个骑兵把马上挂了树枝,来回奔跑,刮起尘土。他们看到这一幕,会认为后面也都是骑兵的,绝对不敢出城。”

    吉瓦什问道:“太傅,我们这么做是为什么?他们不出城,我们又怎么歼灭呢?”

    “这坐城市和其他的不太一样,两面环山,一面靠海。如果请援,他们的援军只能从两个方向来。如果从陆地上来援助,派人在途中设埋伏。可以一网打尽,如果从海上来,那更好,他们没法直接来炮轰我们,海军必须登陆。就算攻不下,西班牙海军也被我们牵制住了。”

    这是最基本的围点打援。比攻下这座城更让人难受。只要是打伏击战,火枪队,大方阵的威力就会大减。鳌拜可不会和人硬碰硬。热气球在天上侦查,可以掌握敌方的行动。然后通知下面的人随时设伏。西班牙部队在侦查方面落了下风。

    十天后,一只西班牙陆军出发,援助被围困的城市。接连的失利已经让西班牙人感到了压力。法军加入战斗后,战斗力比瑞典还要强。他们败的太快了。军事才能出众的古斯塔夫二世也不能这样势如破竹的攻破三座城池。

    现在一座城市被围,立即就求援。据说敌人有几万。为了打垮这些人,西班牙这次出了精锐。这只队伍有三万人,火炮配置4000,火枪配置一万四,骑兵三千。人数和武器都占据了优势。

    敌人这样的阵势,鳌拜也不慌不忙。这附近有一座山阻隔,如果想最快进行救援,就得穿越一段峡谷。西班牙人都急行军,这里植物茂密,并不是很容易大军设伏。派出的探子也没有发现什么。于是军队进入峡谷。其实法瑞联军的精锐早已经在附近待命了。

    快要出峡谷的时候,西班牙军队觉得有点不太对劲了。探子说在前方发现了大量敌军,堵住了山口。如果强行突围,怕是要损失惨重。

    西班牙指挥官正犹豫要怎么做好,树林失火了。

    这时,他们才发现,树林里有很多易燃物。很多树木也都涂抹了油。树林里没有法瑞联军。他们是从天上进行防火的。人们从热气球上往下扔燃烧弹。炸弹不好做,但是威力小的燃烧瓶,是很容易制作的。一扔到树林里,马上就燃烧了起来。

    这样的战术。欧洲人听的时候都觉得毛骨悚然。现在真的开始实施了,他们都觉得有些不人道。这根本就不给对方投降的机会,而是要治对方于死地。而且这样一来烧了大片的树林,火都不好救。大明来的太傅简直就是恶魔。

    鳌拜不是恶魔,他是一个军事家。用最快的方法。来打击对手。之前法瑞联军在山谷前段也有埋伏,但是没有动手。现在西班牙军队进了峡谷后,他们已经在后面架上了大炮,火枪,堵住了回去的路。

    西班牙人如果前冲突围,面对的是火枪和大炮。出口狭窄,他们这仗要倒霉了。如果撤退。在途中烟熏火燎也会死一批人,而且后方还有敌军。肯定有人能活着出去。比如丢盔卸甲,翻山逃命,可以躲过一劫。如果是想保持阵型,和敌军死磕,结局只会是他们死定了。

    西班牙人选择了最糟糕的方案——撤退。在损失了很多人以后,他们在山谷的另一面发现了敌军。惨被炮击。西班牙指挥官一见大势已去,带着残余部队选择了投降。法国人并没有屠杀战俘。他们取得了完成了以少胜多的战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