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队集结,整装待发

    李岩道:“我发现你特别喜欢改历史。”

    “你相信历史吗?史书总是把胜利的一方歌颂的无比强大,有的战役说几万人战胜几十万大军,你相信吗?比如项羽打败秦军的巨鹿之战,从兵法上分析我能看出十几个破绽,难道那时候没人懂得战术?我从来不信历史,更喜欢从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富裕程度来分析问题,让事实说话。比如李世民,虽然他干掉了自己的兄弟登上皇位,可是把国家治理的很好,他就是好皇帝。如果一个皇帝把老百姓弄的愚昧无知,像着了魔一样,大臣们互相攻击,生产分配方式几乎回归原始社会,饿死很多人……这样的皇帝,口号喊的再响,愚昧的百姓把他吹捧成神,也一样是个烂人。等这伙统治阶级下台后,终有一天会真相大白,后世自会评价一切,秋后算账。而我只要能让国家变得强大,后人们也不会管我用的是什么方法的。”

    李岩笑道:“你这家伙,连死后的事都算计吗?你说我以后会得到什么评价?”

    鳌拜拍了拍他肩膀道:“只要史官被我们控制,你想要什么就是什么。”

    航行了几天,威海船队到达福州后,郑芝龙和技术人员一起向鳌拜汇报了最新的明军装备情况。

    战船的火炮都是按照欧洲武器来配置的。这年代,船的主体都是木材,木船的抗击能力都有限。一个实心炮弹轰上,就能造成伤害,只要把船打沉,仗就赢了。明军反复试验,不求大炮威力大,但求射程距离远,射速快。

    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西班牙和英国于上世纪末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这次海战,西班牙战船多,且兵力达三万余人,号称为无敌舰队。而当时英国军队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九千人。两军相比,众寡悬殊,西班牙明显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场海战的结局以西班牙惨遭毁灭性的失败而告终,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西班牙急剧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丧失。

    西班牙惨败除了指挥不利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炮的射程。西舰装备的大多是射程短、威力大的加农炮,英舰使用的却是射程较长、威力较低的长重炮,因此英舰在攻击时总是能保持安全的距离。

    从那仗以后,西班牙就着手改进大炮的射程问题,炮还是选威力大的。

    葡萄牙人泄露了西班牙的军事机密,并研制了克制的方法。明军战船一般是配重型红夷炮六到八门,改进后的佛郎机炮四十门。这种短炮威力小,但射速优势明显,射程也不错。

    新型佛郎机火炮一般配五——九发子铳,一分钟六发的射速很普通,而西班牙威力强劲的火炮是每分钟两发,两军对轰,双方先各自向对手发射一发炮弹,然后等西班牙人装炮弹的时候要挨上至少四发炮弹,明军船多,只要射程之内打上两轮,西班牙战船就有的受了。

    听了这份汇报后,鳌拜信心更足。

    出征之前,是动员大会。鳌拜对将要远征的士兵们说道:“作为统帅,我要明确的告诉大家几件事。第一,你们不要把自己当成海军或者海盗,我们是去做生意的,为了生意更好,我们要帮欧洲国家一点小忙,除掉那些挡我们财路的人,只是帮忙,明白吗?”

    士兵们脸上都露出了微笑。

    鳌拜接着说:“第二,欧洲现在正在进行一场无聊的宗教战争,他们信仰不同,所以就要杀死对方。那里太混乱了,两边人信仰的神说不定都在掐架。我们是去劝架的,是正义的。在听了他们的情况后,我实在看不下去,他们怎么可以为了一己私欲让欧洲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呢?所以,我佛慈悲,我们要代表正义去超度那些恶人。如果做完这些事情后,欧洲国家愿意给我们什么好处的话,就收下,很明显那是我们应得的”

    “好”有些士兵们大叫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