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头的孙承宗,失算的皇太极

    皇太极原以为后半夜才能破城,没想到孙承宗的死导致了明军大溃败,于是攻城变成了追击。之后他们又经过了几座城堡。皇太极命人将孙承宗的人头固定在长矛上,找臂力很强的安巴灵武把长矛丢进了城中,长矛立在地上,守将一见上面绑着的孙承宗的人头,顿时吓破了胆,守军没有做任何抵抗,就开始逃亡,八旗军继续追杀。

    八旗军的骑兵们都处于极度亢奋状态,他们从来没有打过这么痛快的仗,没有过这么高的士气。明军已经完全崩溃,组织不起任何有效的防御了。这一点,三大贝勒,众多将领都不再怀疑。保持这股士气,一口气破了北京城似乎都不是问题。

    很多人开始yy,这一趟他们要横扫中原,干掉崇祯皇帝了至于兵法上说的穷寇莫追,不要轻敌冒进的话,他们早就忘的干干净净。

    皇太极如果这时候下令说停止追击,也不会有人赞同他的意见。阿敏、莽古尔泰、杜度、阿巴泰等人都认为兵贵神速,要一口气杀到中原有大量百姓的地方去,不等大明援军集结,就围了北京城。

    八旗军一路追着逃亡的明军,连下三城,在后半夜的时候,他们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前方的探子来报道:“启禀大汗,前方没有路了,明军留下了几百匹战马,步行跑了。”

    皇太极问道:“你说什么?弃马步行?”

    探子道:“回大汗,前方是两丈多高的土坡,马是上不去的。”

    皇太极听了以后心里一咯噔。觉得有点不对,如果明军逃到了这里,一看没有路,该做的不是弃马步行上坡,而是寻找另一条路逃走。他们难道不会拐弯?

    “快叫人探测四周是什么地形快”皇太极大叫道。他找到了阿敏、扬古利等人,等待着探子的回报。身后的大军陆续赶到了,大量人马聚集到了一起。

    莽古尔泰到了皇太极身边道:“我们为什么停下不追了?前面没路可以走两边啊。”

    皇太极叹道:“我已经派探子去探路了。”

    他刚说完,两名探子回来了。

    “启禀大汗,西边没有路,是无法骑马通过的土坡。”

    “启禀大汗,东边是土丘,骑兵无法通过。”

    几位八旗军将领愣了一下,阿敏叫道:“坏了,这里是险地。孙承宗的死只怕没这么简单,我们快点退回去”

    皇太极也喊道:“传令,全军撤退,原路退回立即撤退”

    皇太极得命令还没能传遍全军,三面的土丘上就出现了很多高举着火把的明朝士兵。人数不多。

    皇太极身边的一个亲兵问道:“大汗,要把他们射下来吗?”

    皇太极没有回答,他头上已经出了冷汗。这个蠢货亲兵完全不知道力学原理,如果他们从下面可以射到举火把的明军士兵,对方如果从上面往下射箭,那是怎样的威力?

    皇太极的担忧马上就成为了现实。山丘上传来了明军震天的吼声——“跟火把,距离四十,射”

    漫天的箭雨从上而下,落入了八旗军阵中。

    八旗兵顿时死伤无数。深懂兵法的几位贝勒,大将们都明白了一件事,他们中计了。

    数月前……

    孙承宗急匆匆到何府去找鳌拜,道:“大鹏,我们现在形势一片大好,你却建议和皇太极谈判,准备把毛文龙和满桂都召回来,让他们去攻朝鲜,这是什么意思?”

    鳌拜让孙承宗坐下,命人上茶后都离开,笑道:“关外的地形,八旗军了如指掌,如果要和他们作战,只有两种,一是守城,二是出城野战。第一种守久必失,第二种方法明军胜算不大。双方处于僵持,二十年内很难平辽成功,要想平辽,唯一的方法是把他们引进关内,用箭一举歼灭八旗主力。”

    孙承宗叹道:“你没搞错吧?女真人的骑射本领冠绝天下,我们用箭来对付他们?这能赢?反过来还差不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