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崇祯的一封信

    “好吧,反正你一直也不上朝。我明天就把信给皇上送去。”何如宠说着,看了看苏梦儿,苦笑道:“你和苏小姐">一起回来了,就没什么要说的吗?”。

    “有……我想说……没通知你们很抱歉,家里要添个新成员了。”鳌拜看了看三位夫人">,拉起苏梦儿的手道:“我们的事说什么的都有,这个……”

    海兰珠叹道:“唉,我们都清楚了。你还没走的时候,京城的人都说你们是一对了,还说你们两个年轻才俊多么相配。我们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不过你们怎么可以不说一声就一起走了,不带上我呢?”

    苏梦儿看鳌拜脸色尴尬,动了几动嘴都说不出话来,施礼道:“三位姐姐,是我不好,是我偷偷跟去的。”

    鳌拜感动的差点哭出来,让苏梦儿性格这么傲的人说软话,多不容易啊。凤凰笑道:“你不用叫我们姐姐的,用夫君的话来说,我们家一向都是没大没小,一视同仁,是不是啊?”

    鳌拜笑道:“对,说的太对了。家和万事兴谢谢你们接受她,梦儿,也谢谢你,你们都是我的心肝小宝贝。哈哈,咱们去看看孩子吧。”

    三女都知道盐帮对鳌拜的重要性,不接受苏梦儿是不可能的,听说了两人结伴去边关,本来她们也有点生气,但是思前想后,苏梦儿的武功很高,待在鳌拜身边对他是有帮助的,渐渐也就放下了同仇敌汽的念头。再后来,每天都有弹劾鳌拜的奏折,他的情况越来越危险了,他们又希望苏梦儿可以帮上鳌拜。

    这会孩子刚刚睡下了,看了几眼后,他们一同进了书房。三女焦急的问有没有什么对策,鳌拜胸有成竹的表示已经有了万全之策,但是要先卖个关子。能不能成事,就要看皇上信不信他了。

    鳌拜讨厌写奏折,不过这一次,他写了很长的一篇。他想让崇祯帝弄清楚大明的现状,处于困境的原因。

    有些浅显的道理,未来人都懂,但这个时代的人意识不到。明朝本有机会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可惜他们把精力花在了无休止的党争内斗上,没有去摸索正确的途径。

    第二天,鳌拜称病没有去上朝。很多文官叫嚣他做贼心虚,有人建议立即将其革职,永不在录用,然后更换山西的官员,瓦解黑石寨,让山西人把税收补上,包括擅自开垦的土地。

    这一次,没人再提鳌拜说话。何如宠也只是在退朝的时候,和崇祯说了几句话,并将信交给了崇祯。

    回宫后,崇祯让下人离开,打开了鳌拜的信。

    亲爱的皇上:

    其实在提出打击江淮盐商的时候,微臣就料到自己将被文官们弹劾,因为我极大的触动了他们的利益。说的直白一些,就是我的做法,将会影响他们尽情贪污,中饱私囊。我在没有通知朝廷的情况下,秘密让山西百姓进行了屯田,并且没有增收农业税。这么做的确超出了我的权限,但皇上发现什么问题了吗?陕西和山西是邻省,一省饿死了无数百姓,一省涌入了大批流民,百姓依旧安居乐业。我知道再这样收税,百姓会无法承受。但是那些文臣们不会管这些,他们只关心自己的仕途,关心能得到多少好处。弹劾我最凶的人,将来也一定是贪污最多的人。在我和这些文臣之间,你要选择谁呢?

    如今文官集团势力过大,皇权受到抑制。在我看来,大明的文官们一直是铁板一块,皇上也无法进行分化,控制。万历皇帝不上朝,正是基于此,上朝是那回事,不上朝还是那回事。这些信奉四书五经的文官们,鄙视一切非科举出身的人员,他们把持朝政,压抑皇权,为了他们的信仰与教条不怕流血牺牲,只知空谈,满嘴放炮。皇权受到抑制的结果,是朝廷的政策不是从全局考虑,不是为百姓考虑,而是从文官集团的利益考虑,也就是从江南商人的利益出发。

    由于明太祖出身寒苦,深知民情,明朝初年太祖与民休养生息,其直接结果就是明朝赋税一直很低,商业税更低,所以国库一直很困难。可是,明初的时候为什么打仗,水利,赈灾朝廷都有钱,后来就不行了呢?因为种田的人少了,经商的人多了。商人成了国家经济的主体,而税收仍然是以农业税为主。东林党阻扰提高商业税,万历皇帝实在没办法,于是开征矿税,结果大臣们唆使地方官杀税使,这都是我在红楼看到的,有记载的事。所以,这帮空谈误国,祸国殃民,自以为是,打击报复,只知逃税的东林党才是明朝的奸臣,而得到天启帝授意,打击东林党的魏忠贤是真正的忠臣,他完全对得起自己的名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