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线洋人

    龙华民微笑道:“尊敬的黄大人,我听徐大人说,你对天主教有一些了解?”

    “我只是听说了一点,并没有很深层的认识,我觉得天主教的教义还是很有道理的。”鳌拜笑道:“我还知道天主教和佛教有一点冲突,但人们应该有资格选择自己的信仰。所以,我支持天主教在大明传播。”

    “徐先生说你是一位开明的学者,请接受我最崇高的敬意。”

    鳌拜一开口就表示了对天主教支持,龙华民很高兴。聊了几句,他就滔滔不绝的讲起了自己在大明的一些经历。

    在传教方式上,他采取了与当时大多数来华传教士不同的道路。他主张公开走向社会,展教徒,要求入教者必须抛弃传统的中国习俗。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展了三百多名教徒。由于遭到当地人士的迫害,一六零九年前往北京,担任了耶稣会中国传教区会长。后中国生了迫害天主教的事件,龙华民又与大多数传教士生了意见分歧。

    说了半天,鳌拜有点烦了。他找外国人来,想要的是枪炮,可不是和帮这帮人捐款盖教堂的。找了个机会打断龙华民道:“大明推佛教,如果天主教想在大明有长足的展,还要下一些功夫。我想问一下,龙会长,你觉得大明现在情况如何?”

    龙华民道:“很繁华,也很伟大。只是大明的禁海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明和外国的交流。除此以外,我对贵国的情况,我深感佩服。”

    所谓禁海令,是指明政府禁阻私人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政策,始于明初,虽时张时弛,但直至现在也未曾撤销。明太祖朱元璋出于政治上的需要,除允许部分国家或部族通过“朝贡”的方式进行贸易外,其他私人海外贸易一律禁止。

    龙华民的话很直白,正和鳌拜心意,他做了不少功课,知道洋人最想要的是什么。

    凡是乘船探索到大明来的外国人,无不对明朝的禁海行为极度失望。葡萄牙人就曾经想强行构建贸易据点,他们也一直游弋于中国海岸,沿线北上闽浙两省,试图通过走私、抢掠等非法形式谋得暴利。

    倭患爆后,急于摆脱责任的礼部官员们也贸然请求皇帝罢黜市舶司。当然,由于沿海一带人多地少,许多居民还是私自出海贸易,明廷就进行残酷镇压。明朝禁海只针对民间而不针对朝廷,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样就造成了中国无法和外国持续、全面的交往

    明朝的禁海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中国海上贸易的展,好在官方的造船业使用还能勉强支撑,或者说苟延残喘。而清朝建立后的禁海则完全将中国的造船业一锤子砸死了。可以说,老朱家的人把中国的造船业推到了悬崖边上,而满清人则一脚踹下了悬崖。

    中国近代在满清时期落后,明代却是根源。朱元璋提出的海禁和八股取士,都是害人不浅的东西。

    鳌拜观察着龙华民,轻道:“龙会长,如果大明开海禁,和外国进行贸易往来,你感觉怎么样?”

    龙华民喜形于色,笑道:“如果黄大人可以说服皇上开海禁,当然是一件好事。”

    鳌拜不换不忙道:“大明禁海,很大原因是缺乏安全保障,比如葡萄牙,在澳门居留的葡萄牙人在未经明朝政府同意下,自行成立澳门议事会进行葡萄牙社区的自治管理,每年只付五百两白银予明政府与其后的清政府为地租。荷兰人和西班牙人也窥视我国tái • wān 岛。如果开海禁,我们怎么保证国家的安全呢?”

    龙华民无言以对。这些东西,就不是他能提意见的了。

    鳌拜又道:“龙会长,我就直说好了,我拜托徐大人带外国朋友来沟通,也是想为海禁做努力,并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洋人把火器技术传授于大明,帮助大明增强军事力量,保卫国家安全。如果我们能打败边境的金国,内地没了战争,当然可以全面开海禁,进行友好往来和通商。否则就算我天天向皇上提建议,也不会有结果的。你意下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