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进无退?兵法诡道!

    鳌拜无奈道:“有进无退,很勇敢,很犀利,但是有什么好处?明明没实力,硬要到关外去战斗,只会劳民伤财。必要的时候,我认为宁远都可以放弃。若是主力部队和敌人在关外决战,有几成胜算?这等于给了敌人剿灭明军主力的机会。”

    孙承宗涨红了脸,却无从反驳。听了鳌拜的话,他也渐渐想明白了一些事。

    鳌拜接着说道:“在关外战斗,八旗军野战无败绩。但是在中原,明军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八旗军不熟悉关内地形,只要在合适的地方伏击,就算打不赢,也能重创对手。同样是守城,为什么不在关内守呢?我不知道辽境一年要用多少军饷,肯定不是小数目。如果把这些修城的钱给附近的老百姓,组建义勇军,让他们平时种田,战时为兵,八旗军要真打进来,就算不敌,也不至于坐以待毙。女真人少,一旦打一次败仗,就是毁灭性的打击。只要撤出关外,只留宁远,对手从战略上就会陷入被动。相反,如果不停的耗费钱财在关外建城。建好了,也是被人围的命。甚至建了一半,对方打来了,就会被拆了烧了,部队只能撤退。”

    孙承宗瘫坐在椅子上,半响说不出话来。他为大明出力,居然落了个劳民伤财的评价。但他也很清楚明军的战斗力。一旦锦州被困,恐怕就会发生鳌拜说的情况——围点打援!如果明军在野战中能打赢,哪里还需要守城,直接杀出去不就得了?

    我坚持了这么久的战术,竟然是错的,劳民伤财?我空为皇帝的老师,居然还不如一个平民小子看局势透彻,我只想着收复土地,到底是地重要,还是人命重要呢。如果说修城是为了主动进攻,明军的将领谁有这种魄力……

    朱由检见鳌拜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把自己的老师驳的说不出话来,内心钦佩不已。难怪魏忠贤都要上门找他,此人真是文武双全。

    孙承宗叹了口气,底气已经不足了,问道:“那你的说法,难道这仗就不打了,退守关内?”

    鳌拜微微一笑道:“暂时不打,只用经济制裁,完全封锁一切通商活动。”

    早在萨尔浒之战后,双方就停止通商了。孙承宗苦笑道:“我们早就不和鞑子通商了,这有什么用吗?”

    鳌拜轻道:“表面上是这样,但是据我所知,山西晋商一直在张家口和女真人交易,卖给他们粮草和镔铁。”

    然后他讲解了大体一些情况,三女也为他作证。孙承宗、何如宠、朱由检三人大惊失色。

    孙承宗急道:“这可是大事,你们为什么不早说?”

    鳌拜轻道:“以前不敢随便说。今天我和魏公公见面,可以肯定晋商不是他的人。而且他并不知道这些事。我已经告诉了他,几天内他应该会再邀我见面,并启奏皇上,尽快解决这件事。”

    孙承宗叹道:“你真以为魏忠贤会按你的想法做事?你根本就不了解他,大臣们写奏折他都当看不到,你口头一说,他就答应了?别异想天开了!”

    “不,我相信魏公公,他纵有千般不是,也有一颗忠君爱国的心。”

    鳌拜很清楚这些话会传进魏忠贤的耳朵里,魏忠贤一定会再派人找他。魏忠贤已经开始给自己谋后路了,拉拢鳌拜,是拉拢信王朱由检的最佳办法。何况他已经对梁彬说过,这件事成了对魏忠贤也是有好处的,起码对方也会想听听这好处是什么。

    今天当着众人的面推翻了孙承宗的战术理念,他并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为明朝省钱,而是想在朱由检面前表现一番。只要让朱由检看到他的能力,将来没有理由不用他。

    鳌拜的真实想法,没有人能猜到。还有近一年时间,他有足够时间摸清楚魏忠贤的力量,魏忠贤的权利太大,天启帝因为和他感情深厚,才会容他有这样的权势,朱由检却不会。魏忠贤做的事情越多,树敌也就越多,到时候东林党、晋党一群人想要他命,朱由检会保他吗?就算他能活命,也不可能保住现在的地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