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吃白饭的皇族

    在任皇帝的姑母叫大长公主,现任皇帝的姐妹叫长公主,现任皇帝的女儿叫公主,授予金册,他们的老公都叫驸马都尉。亲王的女儿叫郡主,郡王女儿叫县主,孙女叫郡君,曾孙女叫县君,玄孙女叫乡君,她们的老公都叫仪宾。

    皇室宗亲数量增长的非常快,到崇祯这一辈已经合计十二代人,人数可想而知。明朝国库吃紧,没钱打仗,却浪费大量钱财养了这么一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废物。

    听何如宠讲完,鳌拜总算弄明白了李自成口中的那些“白吃”是怎么回事。

    鳌拜正色道:“孙爷爷、外公,既然信王就在京中,又喜欢出府,我要认识他不是什么难事,向皇上进谏的事,我想急不得。如果信王没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直接把话向他挑明,只会引来他的反感而已。不如等我了解他以后,在自然而然的把话题引到这上面。”

    孙承宗摇头道:“可是这样一来,万一鞑子从那条道打过来怎么办?”

    金国是什么想法,鳌拜太清楚了,他说道:“八旗军人数有限,有蒙古、朝鲜、江东镇毛文龙牵制,怎么可能大举南侵?除非他们先解决后顾之忧。”

    孙承宗思考了片刻,点了点头。

    姚芊羽皱眉道:“你不是真要去青楼找信王吧?”

    鳌拜笑道:“既然知道了信王在那里,当然要去看看,我很有自制力,你还不知道吗?我可是去办正事啊。”

    姚芊羽见他难得对明朝的事上心,也就不在多说什么了。国事确实比较重要。

    孙承宗笑道:“你头发这么短,让人看着奇怪,要不要先弄个假发?”

    鳌拜觉得平头没什么不好,笑道:“不用了,如果有人问,我就说当过和尚,刚刚还俗,没人规定短头发不能进青楼吧?”

    二老哈哈大笑。

    鳌拜笑道:“等我确定了信王可以帮忙后,再对他说喜峰口的事。孙爷爷意下如何?”

    “就依你吧,我等你的好消息。”孙承宗笑道。

    孙承宗虽然罢官,但儿子都在官场,也有自己的关系网。他告诉鳌拜,细雨楼中的花魁姓苏,名梦儿,卖艺不卖身,能歌善舞,谈得一手好琴,信王大概就是为她而去。

    听到细雨楼和苏梦儿这个名字时,鳌拜也觉耳熟,大概是历史上的名妓吧。

    晚上,何如宠让家丁送鳌拜到了细雨楼。

    在沈阳,晚上几乎没人上街,冷冷清清。北京夜晚灯火通明,热闹非凡,有夜市,也有年轻人在广场玩耍嬉闹。青楼更是重要的娱乐场所,门外停满了马车。

    一方战火连连,一方歌舞升平。在京城没人认为八旗军能跃过山海关,更不会有人相信明朝将亡。

    鳌拜换了身好衣服,一走过去,门口的老鸨立即贴上来笑道:“这位公子好面生,快请进来。”

    她整张脸都快被胭脂水粉糊住了,香味刺鼻,鳌拜有些厌恶。他掏出锭银子,丢进老鸨手中,瞪了她一眼道:“找个性格开朗,爱说话的姑娘来陪我,最好是淡妆,我不喜欢面上涂太多粉的人。”

    老鸨本想在鳌拜胸前摸一把,揩点油,一看他面色不善,还出言讥讽自己,看起来像是军人,赶忙拿着银子退开,眉开眼笑的道:“谢公子打赏。”

    鳌拜问道:“我刚到京城,听说这里的苏小姐很有名,想来看一看,她什么时候可以出来?”

    “还要稍等上一会儿,公子先请坐吧,我这就叫姑娘来。”老鸨说完,又去招呼其他人了。

    鳌拜在跑堂的带领下找了个角落坐下,观察着周围的人。虽是夜幕初开,来到这里销魂的客人们可不少,大部分都是年轻人,穿的人模狗样,笑起来却无比猥琐。楼里到处莺莺燕燕和客人们打闹着,不过小姐们穿的并不算暴露,和后世参加选美的佳丽们比起来差远了。

    两世为人,鳌拜还是第一次进青楼,觉得很稀奇,却没有什么欲望。他不想和这里的小妞亲热,这年代缺少防护措施,如果染上病就太不值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