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之前

    努尔哈赤点了点头,淡淡道:“那你们两个就跟着我吧,去见识一下也不错,现在先回去吧。”

    汗王有令,鳌拜和多尔衮匆匆离开。

    第二天,他们上完课后遇到了代善,多尔衮急迎上去,拦住他问道:“大哥可是要去议事?说说最新情况吧,让我们也动动脑筋。”

    从代善这里最容易打听到军情,鳌拜也很感兴趣。

    代善笑道:“听说你们这次要随军出征了?”

    不到十四岁就上战场,在众多阿哥中是最年轻的。多尔衮自豪道:“昨天父汗已经答应了。”

    代善想了想,道:“这次不是好消息。据说孙承宗辞官了,新上任的高第不知怎么打探到了消息,下令军民从锦州、右屯等地区撤退,部队并归宁远。父汗气不过,急召我们一起讨论怎么攻打宁远。”

    多尔衮问道:“既然宁远没撤军,为什么要进攻哪里?他们撤退的地方,我们轻松占领不就好了?”

    代善摸着下巴的胡须,低声道:“咱们现在缺粮食,四年多没打大仗,该是狠狠捞一把的时候了。这也是父汗的意思,你的话如果传到他耳朵里,他会不高兴的。”

    高第的作为,等于放弃了孙承宗经营多年的军事防线,将已经恢复的关外四百余里土地拱手让人。不过有这些便宜金国显然还不满意,比起土地,他们更喜欢粮食。

    多尔衮正色道:“大哥,难道这事没人反对吗?如果大部分明军退入山海关,宁远就是孤城一座。他们既然敢据守孤城,肯定是作好了玉石俱焚的打算。古人云,哀兵必胜,置之死地而后生,强攻宁远,肯定不易。如果选择围而不打,正月冰天雪地的,大军要在外扎营,肯定待不久。如果不撤军,围上一段时间,粮食都被他们吃了,我们还是抢不到。”

    代善身经百战,听多尔衮一说,也觉得此事有些不妥了。“那你认为应该怎么打?”

    多尔衮笑道:“先派人装成难民,潜入宁远。伺机而动,里应外合,方能一举攻破。又或者将他们引出城来,我们的骑兵定能轻松冲垮他们。不过我想他们不会出城,如果是我,定会死守,这样能对我军造成最大的伤害,我们要胜也只能惨胜,他们却是虽败犹荣,死得其所了。”

    代善皱起了眉头,轻叹一口气,道:“多尔衮,你说的有一定道理,我这就去禀明汗王。”

    代善走后,多尔衮得意道:“鳌拜,怎么样?我说的对吗?”

    这小子太阴了,装成难民搞无间道这种事都干的出来。鳌拜叹道:“我也有同感,而且诶过年的时候出征,士气不会很强。而且我方都是骑兵,不擅攻城。只要对方不出来,想破宁远很难。”

    多尔衮微微一笑,又道:“我觉得,天冷未必是坏事,有个地方还是可以打的,而且正是时候,你知道是哪里吗?”

    打其他地方?军民都撤到宁远了,不打宁远打哪里?鳌拜摇了摇头,道:“别卖关子了,你到底想到什么了?”

    多尔衮缓缓道:“明军喜欢守宁远,就让他们守去吧,我觉得趁着天冷到华觉岛看看更好,没必要放着软柿子不捏,去碰宁远这个大钉子。”

    兵法课的时候多次提到华觉岛,该岛在了辽西海湾中,距离宁远城仅仅三十里,对明军来说极其重要,是一个囤粮基地。

    但是听多尔衮一说,鳌拜马上想到了问题所在,每到这个月份,海面都会结冰,确实可以伺机攻上岛去。

    多尔衮接着说道:“正月天气最冷,海面结冰,我们只要先佯攻宁远,待晚上发动夜袭,就可以打岛上明军一个措手不及。华觉岛位置特殊,他们未必会撤。”

    如果佯攻宁远,是否就没有宁远大捷了呢?多尔衮这建议若被采纳,会出现怎样的后果?他心里一震,看着多尔衮,微笑道:“别想的太容易了,海水结冰,明军肯定也会想到,他们定会有所防范。不入想一想若你是明军,会怎么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