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当面催更

    崔德雄附和道:“正是如此,还请皇上三思!”

    闻言,皇上不由皱了皱眉,沉吟不语。

    这事并非第一次有人在朝堂上提出,不用他开口,自然会有臣子出面反驳。

    果然,念头一起便有大臣站了出来:“皇上,微臣也有话说!”

    “余爱卿但说无妨!”

    “皇上,臣以为,崔大人与贾大人纯属歪曲误读,甚至根本就没有仔细看过顾状元写的书。

    其实微臣一开始也先入为主,将之视作民间那种不入流的话本。

    但,经沈大人隆重推荐之后,臣特意细细品读了一番,不由为之而震惊。

    虽说顾状元采用的是话本的写法,但其水准之高,恐怕本朝无人能出其右……”

    “启禀皇上,微臣也有话说。”

    “讲!”

    “微臣对余大人的说法深表赞同。顾状元所写的几本话本,岂是街边那些普通话本能相提并论?

    无论行文、内容、人物描述无一不令人叹服,实乃难得一见的奇书……”

    “孙大人,你怕是眼光有问题吧?”

    “呵呵,崔大人,你怕是心理有问题……”

    “你……你胡说……”

    崔德雄气得青筋直跳。

    “行了,朝堂之上吵吵嚷嚷成何体统?顾爱卿,书是你写的,你最有发言权,不如你来讲一讲。”

    皇上一句话,终于阻止了一场争闹。

    “遵旨!”

    顾鸣应了一声。

    随之又道:“皇上,臣便以一句诗来作答。”

    皇上一脸疑惑:“哦?一句诗?念来听听。”

    顾鸣瞟了一眼崔德雄等人,缓缓吟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吟完,朝堂内一片静寂。

    “哈哈哈,好,很好,不愧是朕钦点的状元,好一句绝妙的回答。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同一本书,不同的人看起来自然便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高度……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不愧为新科状元,短短一句诗便作出了很好的解释。

    任何事物,哪怕是同一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也会看出不同的韵味。”

    “崔爱卿,你呢?怎么看?”

    崔德雄眼神变幻了一阵,最终暗叹一声,垂头丧气道:“既然皇上以为顾状元能担重任,臣……无异议!”

    此话,明显还是有点赌气的意思。

    但,态度总算也服了软。

    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再闹下去,最终吃亏的必然是他。

    毕竟崔德雄也是状元出身,自然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再与皇上争执下去,被皇上给记恨上了,他的前程恐怕也就毁了。

    皇上瞟向其他人:“诸位爱卿谁还有异议?”

    一众大臣你看我,我看你,最终没人吭声。

    一场闹剧就此收场。

    “好,既然无人异议,朕继续宣布……

    授予顾鸣翰林院侍读学士一职,官居五品,赐进士及第及金匾、赐状元府一幢、绸缎三匹、良田四百亩、黄金五百两……”

    前三甲册封完毕,接下来便由内阁与史部官员宣读二、三甲名单。

    二、三甲的进士可就没那么幸运当场入职,还需要再经过一场朝考,然后综合殿试成绩,择优录选。

    优秀的依然有机会进入翰林院,也或是外派知县之类。

    排名靠后的就只能排队等空缺……当然,也可以花点银子打点补个缺。

    等到传胪大典结束之后,当日下午,又一场盛宴拉开帷幕:恩荣宴。

    此宴,也算得上是庆功宴,专为一众新晋进士举办,规格相当高。

    不仅皇上要参与,朝中不少重臣也要参与,堪称国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