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章 苦行僧

    董旻飞和刘志龙道别“大师,我们在大门口会面,刘家庄马车在大门口等候多时。”刘志龙微微一笑:“哦,马车,还是董事长留着自己用吧。我等师徒,骑马已经习惯了!”说完,一手捞起袈裟衣袖。双手背后,径直朝诵经堂走过去。而净空带着董旻飞直驱大雄宝殿。这里的每一尊佛像,庄重瞩目,金身闪闪。佛像身上装饰品,凤冠霞帔,五彩缤纷。董旻飞见状,急忙捞起蓝不大褂,缺膝下跪,行顶礼朝拜......

    刘家庄小洋楼,话说胡鼠姐妹十三,原本对董旻飞私自去靖安寺请回慧静尼姑,心里一直耿耿于怀。因为,他于白狐仙子的叮嘱,在维护刘家庄利益的基础上,无论慧静尼姑,或者账房先生,都于胡鼠姐妹相同。所以,胡鼠等姐妹并没有为难董旻飞。只是一大早董旻飞带着成大国直取马良寺,胡鼠姐妹十三顿感不安。“姐妹们,刘家庄的账房先生,无事不登三宝殿。他只要出动,刘家庄无论什么事,那绝对不是一般事。”

    二姐胡牛急忙问道:“大姐,你想说什么?难道又是那账房先生去找事了!”胡鼠见问,点点头。她呼呲一下,飘到小洋楼上,用手指着成大国于董旻飞坐的马车说:“姐妹们,你们看,那账房先生带着车把式,直奔马良寺。我估计啊,那老董十有bā • jiǔ 去请老和尚捉拿我们姐妹了。”随着她手指的方向,姐妹们争先恐后观望。胡鼠,和其它姐妹一样,穿戴,都是清一色蓝布青纱帐罩衫,内衬都是白色棉布贴身。脚上穿着绣花鞋,齐腰的黑发上,横叉着各种各样饰品。

    看到这里,诸位客官肯定要专牛角尖:你说狐大仙和黄鼠狼一般大小,变成人后,她们穿的衣服鞋袜,从哪里来啊?问得好,我们不妨了解一下死去的人,她们的穿戴是从哪里来的。客官肯定要说,那都是我们家人们的给养。比如,我们烧纸钱,烧冥币,烧轿车,烧房屋,当然都是纸糊的具有象征意义便是。包括死者生前用物,我们都付之一炬,以示逝者在阴曹地府享用。

    鬼靠人间后人供养,那么仙有谁来供养呢?神仙是不食人间烟火,当然也不会穿人间衣栏服饰。只是她们会变通法术,张嘴就要,伸手就拿,拿都来自天庭的给养。那么,客官又要问,天庭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因为我们都知道,皇亲国戚不劳而获。珍珠玛瑙,金银财宝无数,都是来自民间劳苦大众的狗捐杂税,民脂民膏。天庭之物,自然离不开人世间供奉。包括喇嘛,和尚化缘,尼姑行善,都是人间供奉而得。

    而人世间为之供奉最多的人,即是大户人家,土豪富商。那么客观又要问,为什么人世间,供奉诸神诸佛诸仙的都是富家子女,纨绔子弟?那是因为,平民百姓的钱,都给富人所赚取。试想一下,一个连香火钱都买不起的普通百姓,他拿什么去供养诸位大仙?因此上,在社会上自然而然形成一种怪圈。穷人帮助富人赚钱,而富人有了钱,侧不情愿施舍穷人,他们宁愿拿钱供养菩萨及诸位大神。

    于是乎,人世间形成这样的一种格局:穷人供养富人,富人供养神仙。最终,再由神仙保佑穷人。人鬼神仙精,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彼此相互依赖、共存。于是乎,穷人甘为富人奴仆,其原因认为,自己命该如此。诸不知富人正是剥削穷人的劳动力,为自己创造财富。也就是说,富人是那穷人的钱,去供奉诸位大神大仙。明知道是穷人养活了他们,可他们确在穷人面前把自己打造成与众不同。理由是,因为他们供养了诸位神仙,是神仙保佑他们财源茂盛。而对他们剥削穷人生产力的行为,付诸于圣灵的旨意。于是,出自富人嘴里的一句话:命该如此,就这样诞生了。

    所以,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相信命运的人,都是穷人或者事业遭遇惨败的人。而信神信佛的人,要么是大富大贵的人;要么是恶贯满盈的人。心肠歹毒,口是心非的人,大多数是有钱有权人。而心地善良,遇事认命的人,都是穷光蛋的老实人。而老实预示着无用,或者称之为无能为力,名副其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