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为子女的心

    现在两家终于坐下来,开始走婚礼程序了,两边都有点沉不住了。

    现实情况是廖聆出征在外,一旦回来,按照廖聆的年龄,大龄未婚高富帅,朝廷一定立刻发指婚的圣旨。

    到时候聘礼,嫁妆还没议定,手忙脚乱可不行。但现实是,不知道廖聆啥时候能回来,现在谈妥了,回头京城再流行什么,要不要往嫁妆里面加?

    就像前两年,流行镶贝的家具,那贝壳不是一抓一大把的东西,上哪凑去?去年听说流行镶玉片的家具,白玉,青玉要配合不同的木料。

    玉石不好找,木料更难了,有些贵族家里,生了闺女就开着攒木料。董晓莹前几年听李太太的话,倒是攒了不少布料。

    主要是皇帝换人做,坏事的官员太多,京城大把处理宅院的,趁着那时候,李太太就拉着她弄了不少木料回来,不然,她怎有底气说,闺女的嫁妆家具,如今已经在打造了呢!

    还有个情况,家里有儿媳妇了,她给的多了,还要给儿媳妇报备,说清楚没把家底掏空给闺女,就算这样,太多了儿媳妇难免不高兴。

    这会儿胡老太提出礼部规制,正好拿出儿媳妇的嫁妆单子,还有当初她给公主府的聘礼单子。

    意思很明白,不能为了闺女,伤了儿媳妇的脸面。虽然儿子跟廖聆的品级没法比,但结亲不是结仇,方方面面都要顾及到。

    方悦倒是没感觉怎样,一点不觉得,这时候她该回避,很从容的拿出自己的体己匣子,她打听过了,京城一流的嫁妆要五万两银子左右。

    小红木匣子轻轻放在老娘面前,方悦又从容的退到老娘身后站好。

    “这是啥?”董晓莹打开看看,上面一张龙头大票,再看厚度,少说也有三四万两。

    心里暗暗惊了一把,当初闺女说,好女不穿陪嫁衣,看样她真能给自己摆出十里红妆来,就是这么多龙头大票,不但闪老娘的眼,还闪了老娘的心。

    合上匣子,塞回闺女手里,董晓莹严肃道:“嫁妆用不着你的钱,你们以后过的好,爹娘就放心了。”

    当着胡老太,她不好说太难听的话,但还是忍不住加了一句,“你这样是往我和你爹心里扎刀子,我们不求你们咋样,只要你们好,我和你爹干啥都中,你这样,让娘的心多难受?”

    “娘!”方悦抱着匣子,扭捏着撒娇,“我也想孝敬爹娘,不想你们为了我,太辛苦太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