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得好!

  最后优胜者只剩下17人,这17人中就有朱国福和朱国祯兄弟。为了避免这17位高手发生意外。在这17人中未再进行比武。而是通过文试决定最优等15人。由于朱国禄文采出众,于是由优等晋入最优等。最后在颁布的最优等15人中,朱氏兄弟竟占了3人,为五分之一。

  其中,朱国福名列第一名,是实实在在的天下第一高手,轰动武林。

  不久后,朱国福被聘为中央国术馆教务主任,负责指导中央国术馆的教学工作。其三弟朱国祯被聘为技击队队长、二弟朱国禄为副队长。

  当时国术馆内门户之见盛行,朱氏兄弟凭借高人一等的武技,针对“少林”和“武当”二门私下争斗不断的现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简、整合国术馆内的机构,教学内容也打破门派界线,提倡洋用中用,古为今用的教学方式,大量增加了拳击的研习,当时定名为搏击课。

  因改革措施得当,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教学内容新颖,学员成效快,中央国术馆面貌很快就焕然一新。

  对于他的这种做法在当时并非没有异议。那时的国术界中不少人认为国术馆应去认真研习少林、武当等传统的内、外家功夫,而不应该把西洋拳击放在这么重的位置上。

  但是,朱国福就是技高一筹,就是比这些守旧的传武大师们能打,自古以来只敬功夫不敬人,技不如人的他们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而自民国后,时代发展到今天,各种传武修习者和专业运动员的比赛层次不穷,有建国初官方组织的,有私下切磋的,结果几乎是现代搏击对传武的压倒性胜利……

  真正的从业相关人士也都认了;传武迷们也认了;只有一部分受到小说和影视作品影响比较深的,对格斗有不感兴趣的人不了解;以及一堆大大小小的顶着传武二字的骗子不肯承认,因为这损害他们的切身利益了。但让他们自己亲身和格斗运动员打一场,他们是不敢上台的,他们心里明白自己肯定是打不过的,生怕败了影响自己收徒弟继续赚钱。

  所以,即便高云他给出的筹码再高,理智的传武练习者也不会来,因为UFC联赛顶尖高手全在他这,国内高水平的MMA运动员也在这,‘冠军训练营’随便抽出一个运动员,这些人都应对不了,他们也是心知肚明,不可能来找不自在。

  打赢一场给五百万?

  有卵用啊!打赢才给!又不可能赢,结果只能是白白被鼻青脸肿揍一顿,伤了身体,又丢六面子,不划算!

  当然,也有少部分骗子,骗人骗多了,连自己都信了,可能会勇敢的来到冠军训练营,登上擂台试试。对于这种人,馆里的运动员们非常愿意给他上课,免费教育,随便过两手就打发掉了。

  还有干脆是一些居心叵测的人,以传武对现代搏击的擂台赛博人眼球,登上擂台不为获胜,他们只为名利,像跳梁小丑一样活跃在公众面前,抹黑了传武,误导了观众……这是群没有良心的拿传武名头获取流量赚钱的生意人,都是生意。

  高云最开始以为诗力华口中来踢馆的应当是这两者之一,要么是‘骗人骗多了的傻子’要么是‘传武生意人’,随即又想了想,前者自新闻发布会后来了不少挑战者,根本不用他出面,手底下人就打发走了,现在大概率是后者,他们不知道怎么处理才会叫自己,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对方说话时所流露的表情。

  事实也和高某人想的没错……

  “我不和他们打!我要和高云打!”

  著名前网红雷公太极创始人雷磊,四十多岁,身穿一件半面白半面黑阴阳两色的练功服,手持衣服白纸扇,肥头大耳满脸横肉,看似粗犷的外表下,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市侩与精明。

  作为第一个开启传武擂台之旅的‘传武生意人’,他知名度很广,但都是臭名。

  2016年,他为了给自己的太极武术馆揽客,花了三十万上电视表演了几个节目。第一个,是表演雀不飞雀的内家拳听劲和化劲的,具体展示是当鸟儿起飞的时候,他的手掌将鸟的蹬劲卸掉,所以鸟就飞不起来……实际手指系了跟绳子绑在鸟腿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