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第一天

  云霄短视频则相反,引流其次,内容为王。

  从中心化出发,聚焦产品定位,以少数头部用户为中心,也就是这些作家、编剧、权威教授、讲师、教师、甚至KOL、自媒体……将产品流量主要聚集在这些用户上,采取强运营驱动。

  这些核心用户能够制作优质稀缺的短视频内容,可以吸引非常多的普通用户,从而驱动整个产品快速成长,他们创作的内容能让普通用户观看,从中学习并获得乐趣,如果用户针对作者所从事的某一领域产生疑问,还可以和作者互动,进行有偿或无偿的问答。

  等到某作者粉丝量增多,视频播放量火爆、内容特别优质,还可以制作成长视频或系列视频,转到云霄在线教育平台上,采取付费观看的形式,每位观众掏几毛钱、几块钱,再加上相关产品带货,如纸质、电子书籍的销售,产生短视频平台在广告渠道外的盈利……

  得益于方蕴的人脉,邀驻‘老师’一事刚开始还算顺利,但逐渐便陷入停滞,主要原因是云霄短视频平台还没出来,人家不知道不了你这是个什么软件,信不过。

  可是没有这些人在平台成立初期入驻,云霄又发展不起来,所以就陷入了死循环。这事没什么好办法,公司内部也早有对策,如微博面世初期时的老办法,开条件互换资源、付费、送礼,把员工拓展邀驻进行绩效考核和激励……

  归根结底是互赢的局面,彼此都需要对方,平台要内容,‘老师’们要影响力、要粉丝变现,此事逐渐也便打开了局面。

  正在公司发展如火如荼之际,与此同时,沈博文带来一个不知是好是坏的消息,那就是字节跳动和其他几个视频平台背后的公司都对云霄有所关注。

  本来云霄三个项目都处于内部高度保密状态,高云也没在自媒体上说什么,从未外泄过,但一方面是邀驻‘老师’的事闹得动静不小,另一方面是从其他视频平台挖人的事引起了怀疑。

  所以,这帮巨头们稍稍关注了一下,有的便通过沈博文打探消息,想了解了解云霄到底在搞什么,不是要借着‘云霄’加李敏三人的名气做在线教育嘛,怎么,又做短视频了?

  只能说好奇过问一下,也仅此而已了,毕竟目前云霄连一款产品都没面世,有什么好在意的?

  哪怕用户过了千万级,在他们这些动辄七八亿用户的巨无霸的眼里也是个弟弟,能让它们撇两眼的原因,也只是因为云霄背后的创办人比较有来头,高云沈琼霄首当其冲,其次是沈方夫妻,看着似乎很能成事的样子?

  云霄董事会倒是感到了些危机感,总感觉巨头们这无意间的一眼杀气十足,当天,开了一次高管会议,再度商讨产品定位和营销计划以及项目的完成进度。

  速度并不重要,不需要赶工。重要的是产品一经面世,必须要有某种不可替代的核心和竞争壁垒,否则匆忙推出产品上马运营,被那些巨头模仿后,只会死的更快。

  高管们对此表示头疼,一天内开了八次会,最终认为只能在产品的设计和内容引导上下功夫,要让用户认为,云霄短视频平台就是和其他短视频平台那些妖艳jian货、那些精神鸦片不一样,看我们逼格就是高,看我们不是浪费时间,看我们就是能学到东西,看我们既能消遣也能受教育。老少皆宜,不管是各级别的学生还是步入社会的成年人,通杀!

  要塑造云霄短视频的独特性,造成一种视频APP的的鄙视链。

  看P站的,鄙视看B站的;看B站的,鄙视看抖音的;看抖音的,鄙视看美拍的;看美拍的,鄙视看快手的;看快手的,鄙视看火山的;看火山的,鄙视看微视的;看微视的鄙视看P站的……

  最终,看云霄的用户将鄙视一切!

  多负云霄志,生涯岁序侵。

  宇宙中閒皆分事,云霄高处是知音。

  只要你看云霄,我们就是好朋友!看云霄的全是知音!

  反正,就是要熟练运用某位云霄创始人的技能——装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