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争议

    “这如何不让人惊慌?”

    “最重要的是,武器和盔甲,是从哪里来的!”

    大殿死一般寂静。

    众人的神色凝重无比。

    ....在场的人身居高位,谁都不是傻子。

    事情到了这般地步,让人不得不联想到一种恐怖的可能——神秘教会,和世家门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否则,这么武器甲胄,他们是如何得到的?

    五姓七望根深蒂固,在本地有着极高的威望和自由度。

    唯有他们,才有可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偷偷打造出这么多副铠甲!

    “陛下,那些人是不会承认的,而我们也抓不到把柄……”

    长孙无忌接着说道:“如果他们撇清了责任,朝廷便成了替罪羊。”

    “人们会以为,盔甲是从朝廷流出的!”

    “这样一来,事态就会变得更要严重,我们会焦头烂额,忙于自证!”

    “而世人只会记住……”

    “唐贞观年间,朝廷官员与叛军勾结,大批盔甲流出,制造了九成宫事件!”

    众人纷纷动容。

    这种疑点重重之事,史书虽然不会记载,野史却会记录。

    可如此一来。

    关于秦琼的死因,却变得棘手起来。

    长孙无忌转身,朝着李世民躬身道:“陛下,叔宝临走前,特意让段志玄告诉您——请原谅他放肆一次。”

    “这就说明,他早就想到了眼下的局面...并且将选择权交给了朝廷。”

    长孙无忌顿了顿,说道:“所以,叛军不能提,神秘教会也不能提....”

    “盔甲之事,朝廷只能暗查,而不能将事情公开,这便是现实。”

    闻言,魏征提出建议:“可以将翼国公之死,归于突厥降将,如此,也算是战死沙场。”

    “不可。”

    长孙无忌摇头否定:

    “世人心中的大英雄,却死于区区几十人的夜袭?”

    “此消息一出。”

    “怕是会影响他在世人心中地位。”

    魏征冷冷说道:“秦琼一生光明磊落,有岂会在意区区名声!”

    “可朝廷在意。”长孙无忌淡淡看了他一眼:“勇冠三军的悍将,是朝廷的门面。”

    魏征面色愤然:“翼国公明明英勇就义,却不能如实公告?我倒想问问国舅,史书应该怎么写!”

    此话一出。

    李世民忽然转头,望向一直沉默的褚遂良:

    “卿负责起居注,记的是都是何事,朕可以查看吗?”

最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