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点小生意

    只是后来导师知道她副业转主业,还要自主创业后,皆扼腕叹息,因为在他们眼中,她就应该继续留学深造,是个搞学术的好苗子。

    可她当时还有学贷,福利院为了资助他们这批走出去的孩子,吸纳了不少外界慈善机构的援助,无论是否留学,继续读书都是耗财的。

    她不能再因为自己的个人理想与追求,拖累院里。

    省下这笔钱,不知能造福多少个无家可归的小娃娃,会有更多机会挽救看不见未来的孩子展望世界,所以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工作赚钱。

    后来这件事传出去,她曾经参加过的采访节目也被挖了出来,登上热搜。

    广大网友对比前后两张截然不同的图片,一张是她刚进学校时意气风发的天真学子,一张是毕业后参与商业活动的疲态,进行热烈讨论:

    #网红博主陆仪霜算不算是浪费社会资助的教育资源?

    #自媒体创业和学术研究孰轻孰重?

    #陆仪霜利用名牌大学出身炒作营利

    褒贬不一。

    但归根结底,穷人是没有选择的。

    眼睁睁滑过网友的那些质疑:

    “都考上了为什么不继续读?”

    “说实话真有实力的人不会去当网红。”

    “她自己见钱眼开,心甘情愿要去当网红,白白浪费这个名额,还不如让给别人!”

    “国家培养出这种人就是大亏血本!看着吧,她早晚润出国!”

    陆仪霜偶尔看着银行卡的大额流水,一笔笔打给公益慈善基金会的捐款,也会出神发楞,安心之余,还是按下了心里那止不住的遗憾。

    她当然想读下去。

    可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这样的生活已经比大多数人过得好太多了,她该知足常乐的。

    话说回来,今天她去公社问了,目前小学初中都没有招工需求。而且陆仪霜猜测,按照现在大环境对教育程度的看重水平,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有学校招聘老师了。

    去工厂当女工?

    先得考试不说,其次现在找个正式工还得有内部关系,基本只有年末需求量大的时候才会统招一批临时工。

    种地?

    这个是不用麻烦就能找到的工作,但是累啊!

    陆仪霜本来是要躺平的,就算为了赚点钱,也不愿再吃苦受累,鄙视自己之余,还不忘敬叹一番农民伯伯婶婶的辛勤汗水。

    更何况,她也没种过地,顶多在福利院跟着院长军妈妈种过几陇菜,还是为了锻炼他们的自主dú • lì 能力。

    看来只能铤而走险。

    陆仪霜想起小说里最后在男主身边混得风生水起的贺老四,就是在黑市发家的。

    贺淮灯无疑是她最好的合作人选。

    不过,她本人是完全不打算在黑市游走的。

    且不说得每日去县里,一个来回走四个小时,脚非得磨起泡。更何况起早贪黑,还得避人耳目,时刻面临被抓的风险。

    陆仪霜习惯未雨绸缪,她一没经验,二没人脉,更不可能两眼一抹黑,上去直接莽,所以这生意还是交给没啥正经事儿的贺老四来干吧!

    不过,再怎么当甩手掌柜,也得先摸清楚市场,以免被合作者坑骗。

    说干就干,陆仪霜左手苹果右手梨,敲了敲隔壁屋子的门。

    贺老四见是他三嫂,眼中露出意外:“三嫂?你找我有事儿吗?”不仔细听,这询问间还带着些隐晦的厌烦。

    原因无他,尽管自己一事无成,但贺淮洲是他最崇拜的一个哥哥,原主在外面不安分,招惹许多烂桃花不说,还对三个孩子动辄冷落谩骂,时不时指指点点,一口一口个别人家的讽刺,任谁也会不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